中醫方劑

杧果樹皮的功效與作用

【出處】出自《嶺南采藥錄》。

【拼音名】Mánɡ Guǒ Shù Pí

【英文名】Mango Bark

【來源】

藥材基源:為漆樹科植物杧果Mangifera indica L.的樹皮。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Mangifera indica L.[M.austroyonnanensis Hu]

採收和儲藏:全年均可采, 剝取樹皮, 曬乾。

【性味】甘;寒

【歸經】心;脾經

【功能主治】清暑熱;止血;解瘡毒。 主傷暑發熱;瘧疾;鼻衄;癰腫疔瘡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 10-30g。 外用:適量, 搗敷。

【各家論述】《嶺南采藥錄》:傷暑夾色, 身熱而惡熱, 取杧果樹皮和露兜?、鬼箭羽、榕樹須、狗肝菜, 不拘多少, 煎一大碗, 儘量飲之。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