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痛經怎麼辦 可採用中藥泡腳治療

痛經有幾種分型, 不同體質造成的痛經可以採用不同的中藥材進行泡腳。

中藥泡腳可治療痛經

氣滯血淤型

症狀:其症狀表現為經前或經期小腹脹痛, 經血色暗而帶有血塊。 針對此類症狀的人, 應調和氣血, 化淤止痛。

選藥:因為“女子以肝為本”, 泡腳所選藥物多以入足厥陰肝經的藥物為主, 並加入適量的引經藥醋, 如用青皮、烏藥、益母草各30克, 川芎、紅花各10克。 加入約兩升水, 50毫升左右的醋, 大火煮開, 再用小火煎煮30分鐘, 等藥冷卻至50℃時連渣倒入盆中泡腳。

氣虧血虛型

症狀:其症狀表現為經期或經後小腹隱隱作痛,

用手按腹部也會有輕微的疼痛感, 月經量少、色淡, 需要通過補氣養血調經。

選藥:中醫上稱“脾統血”, 泡腳所選藥物應該多以入足太陰脾經的藥物為主, 並加入適量的引經藥甜水, 比如可以用白芍、當歸、川芎、熟地、白術、杜仲、黃芪各15克, 飴糖適量, 煮水泡腳。

陽虛寒盛型

症狀:其症狀表現為下腹冷痛, 熱敷痛減, 手腳發冷。 需用溫經散寒的原理止痛。

選藥:因為中醫有這樣一種說法:“腎主一身陽”, 泡腳所選藥物應該多以入足少陰腎經的藥物為主, 並加入適量引經藥咸水, 比如可用肉桂、丁香、烏藥、當歸、川芎各15克, 乾薑、小茴、吳茱萸各6克, 食鹽少許, 煎水泡腳。

泡註腳意事項

泡腳水水溫不宜過高

水溫過高, 不但對心腦血管病患者不利,

而且容易破壞足部皮膚表面的皮脂膜, 讓角質層乾燥甚至皸裂。 泡腳水的水溫以40°C-45°C為宜, 可以先用手試試水溫, 保險起見, 可以用溫度計做測量。

泡腳時間不宜過長

每次泡腳的時間最好不要超過半個小時, 因為泡腳的時候, 人的血液迴圈和心率會加快,

泡腳時間過長會增加心臟負擔。 尤其是老年人要注意, 老年人身體相對虛弱, 泡腳時間過長, 會引起出汗, 心慌等症狀, 還容易誘發一些疾病, 因此建議老年人泡腳時間不要超過20分鐘。

太飽或太餓時不宜泡腳

泡腳會加速身體的血液迴圈, 吃的過飽後泡腳, 會影響胃部消化, 如果過於饑餓的時候泡腳, 則會導致頭暈等不適。 (參考網站:樂哈網)

上一篇:惱人的痛經 4個中醫妙招可緩解 下一篇:沒有了 標籤閱讀:痛經泡腳中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