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會有黃疸的原因有哪些
在新生兒出生不久之後就會在身體的一些部位, 出現黃疸, 一般在新生兒的臉部和前胸位置比較明顯, 這些黃疸在一般情況下, 過幾天之後就會自行消退的。 在這期間新生兒也不會出現任何的不良反應。 一般來說新生兒黃疸屬於是正常的現象, 家長只要多注意觀察黃疸的變化就可以了。
1、生理性黃疸
新生兒生理性黃疸是新生兒時期所特有的一種現象, 由於胎兒在宮內低氧環境下, 血液中的紅細胞生成過多, 且這類紅細胞多不成熟, 易被破壞, 胎兒出生後, 造成膽紅素生成過多, 約為成人的兩倍;另一方面, 新生兒肝臟功能不成熟, 使膽紅素代謝受限制等原因, 造成新生兒在一段時間出現黃疸現象。
足月兒的生理性黃疸是在第2—3天開始, 這時皮膚呈淺黃色, 鞏膜(白眼珠)以藍為主微帶黃色, 尿稍黃但不染尿布, 第4—5天最黃, 足月兒在第10—14天消退,
2、母乳性黃疸
因吃母乳新生兒發生黃疸稱為母乳性黃疸,
出現母乳性黃疸後, 一般不會影響小兒的健康, 也無發燒和食欲不好的症狀。 如及時停止喂母奶, 黃疸大約在2—4天內減弱,
3、溶血性黃疸
溶血性黃疸最常見原因是ABO溶血, 它是因為母親與胎兒的血型不合引起的, 以母親血型為O、胎兒血型為A或B最多見, 且造成的黃疸較重;其他如母親血型為A、胎兒血型為B或AB;母親血型為B、胎兒血型為A或AB較少見, 且造成的黃疸較輕。 據報導, 新生兒ABO血型不合溶血的發病率為11。 9%。 新生兒溶血性黃疸的特點是生後24小時內出現黃疸, 且逐漸加重。 早期可進行換血療法, 如果是ABO血型引起的輕微症狀, 只要採用光照療法即可。
4、感染性黃疸
感染性黃疸是由於病毒感染或細菌感染等原因, 使得肝細胞功能受損害而發生的黃疸。 病毒感染多為宮內感染, 以巨細胞病毒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最常見, 其他感染有風疹病毒、EB病毒、弓形體等較為少見。 細菌感染以敗血症黃疸最多見。 黃疸的特點是生理性黃疸後持續不退或生理性黃疸消退後又出現持續性黃疸。
5、阻塞性黃疸
阻塞性黃疸多由先天性膽道畸形引起的, 以先天性膽道閉鎖較為常見, 其黃疸特點是生後1—2周或3—4周又出現黃疸, 逐漸加深, 同時大便顏色逐漸變為淺黃色, 甚至呈白陶土色, 這種黃疸一般B超檢查即可確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