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內濕氣重艾灸哪裡
艾灸是中醫最常見的一種養生保健的方法, 艾灸具有十分強大的功能, 比如很多體內濕氣過重的人都會選擇艾灸的方法進行養生保健。 同時我們知道艾灸是非常講究穴位的, 如果艾灸的穴位不當, 那麼是很難真正發揮其應有的功效的, 那麼體內濕氣重艾灸哪裡呢?如何利用艾灸這樣的方法去除體內濕氣呢?
1.艾灸能去除體內濕氣嗎
能。
體內濕氣重的人利用艾灸法調理, 能促進毛孔腠理展開, 使身體內的餘熱和濕氣排出, 避免痰邪濕氣加重。
2.濕氣重艾灸灸哪個部位
任脈, 脾經, 肝膽經, 胃經以及膀胱經等是改善濕氣重的經絡, 這些經絡上的穴位掌管著體內的水, 熱, 氣, 艾灸的具體穴位包括中皖, 足三裡, 豐隆, 陰陵泉等穴位, 這些穴位都屬調節陽氣的穴位, 陽氣旺升了, 體內的濕氣自然就會消除。
3.祛濕艾灸穴位位置
中脘穴
中脘穴為胃的募穴,
中脘穴位置:位於上腹部, 前正中線上, 當臍中上4寸。
豐隆穴
艾灸豐隆穴能改善脾臟功能, 調理人體的津液輸布, 使水有所化, 痰無所聚, 達到祛痰化濕的作用。
豐隆穴位置:小腿前外側, 外踝尖上8寸, 條口外, 距脛骨前緣二橫指處。
陰陵泉穴
陰陵泉是太陰脾經的合穴, 五行屬水, 是脾經經氣注入的地方, 脾經經氣在這裡最為盛大, 具有健脾化濕, 通利三焦, 清熱利尿的作用, 是人體非常重要的健脾祛濕利水要穴。
正坐或仰臥, 在小腿內側, 膝下脛骨內側踝下方凹陷中。
足三裡
艾灸足三裡具有通經活絡, 疏風化濕的功效, 除此以外還能扶正祛邪, 補中益氣, 利於增強機體免疫力。
足三裡位置:外膝眼下4橫指, 脛骨邊緣, 旁開一橫指處。
肩髎穴
艾灸肩髎穴能增強肩部血液迴圈, 從而帶走體內的濕氣, 還可以起到瘦肩活血的效果。
4.小貼士
痰濕重的人群由於體內痰熱, 在灸後容易出現大便乾燥, 口乾咽苦等不適, 症狀較輕者不必擔心, 如果不適感較重, 可停止艾灸, 並適當增加飲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