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起泡是怎麼回事
刮痧, 是一種很傳統的中醫治療方法。 很多人身體當中有濕氣的時候, 就會進行刮痧。 出砂是刮痧一種正常的現象。 但是很多的朋友發現, 自己刮痧的時候, 會出現起泡的情況。 那麼, 刮痧起泡是怎麼回事呢?中醫告訴大家, 刮痧起泡是很正常的現象, 這說明身體濕氣比較重。
刮痧出水泡的原因
刮痧刮出水泡說明身體濕氣過重。
患者體內風寒濕濕毒較盛, 以濕氣最為突出。 起泡也是一種邪氣外出的表現。 水泡的大小和數量在很大程度上反應了機體內痰飲水濕的情況。 水泡比較明顯, 數量較多, 色白, 周圍皮膚溫度不高則為寒濕證;水泡不太明顯, 數量較少, 色微黃, 或者渾濁, 周圍皮膚溫度較高則為濕熱證。
刮痧出水泡怎麼辦
1、如果出的水泡較小, 則不需要挑破, 任其自然恢復比較好, 是不會影響日常生活的。
2、如果水泡較大, 發泡後可用消毒針灸針將較大的泡刺破, 放出其中的液體。 對於發泡後的創面如何處理, 可用無菌紗布覆蓋, 按時換藥, 直至癒合。
值得注意的是, 刮痧出水泡說明身體濕氣過重, 平時飲食應多添加一些祛濕利尿的食物, 例如紅豆, 薏米, 冬瓜等食材, 注意按時鍛煉身體, 以運動排汗的方式將身體多餘的水分排出來,
刮痧時的注意事項
1、治療刮痧時應避風, 注意保暖。 室溫較低時應儘量減少暴露部位, 夏季高溫時不可在電扇處或有對流風處刮痧。 因刮痧時皮膚汗孔開泄, 如遇風寒之邪, 邪氣可通過開泄的毛孔直接人裡, 不但影響刮沁的療效, 還會因感受風寒引發新的疾病。
2、刮痧後最好飲用一杯溫開水(淡鹽水為佳), 30分鐘內忌洗澡。
3、刮痧後1~2天內, 如刮拭部位出現疼痛、癢、蟲行感、冒冷/熱氣或皮膚表面出現風疹樣變化等現象, 均為正常。
4、空腹、過度疲勞、低血糖、過度虛弱和神經緊張患者忌刮;低血壓、特別怕痛的患者輕刮。
5、刮痧後洗浴的時間:治療刮痧後, 為避免風寒之邪侵襲, 須侍皮膚毛孔閉合恢復原狀後, 方可洗浴, 一般約3小時左右。 但在洗浴過程中, 水漬未幹時, 可以刮痧。 因洗浴時毛孔微微開泄, 此時刮痧用時少, 效果顯著, 但應注意保暖。
6、在進行保健刮痧和頭部刮痧的時候可以不適用任何介質, 可以直接隔著衣服進行刮痧,
7、經過正確的刮痧治療數次後, 若病情沒有減輕或反而加重, 應去醫院做進一步檢查, 並改用其他方法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