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預防

盤點生活中的養生3誤區

瘦人的高脂血症特點多為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偏高, 而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準多低於正常水準, 這類人很易患上心腦血管疾病

我國心腦血管病的發病率逐年上升, 其中一個重要原因, 就是膳食不平衡, 在無形中生成一個“沉默的殺手”高血脂。 而高血脂最大的危害, 就是容易致使動脈硬化, 進而誘發心腦血管病, 使死亡的可能性升高, 形成了一個危險的鏈條。

預防和治療高脂血症, 對於減少動脈粥樣硬化、降低心腦血管病的發生率有重要作用。 關於高脂血症, 人們存在很多認識誤區。

誤區一:血看起來濁濁的就是高血脂

血液中脂肪過高時, 的確會讓血液呈混濁狀。 不過也有誤認的時候。 例如抽血檢查, 因為抽的血是靜脈血, 本來看起來就比較暗, 並不是高血脂造成的結果。

此外, 有些檢查項目, 抽血不需要經過禁食, 例如驗血色素、甲狀腺功能, 如果是剛吃完飯後抽的血, 甘油三脂較高, 血液也會比較濁。 一般的抽血檢查, 例如驗膽固醇, 則需要事先禁食8小時。

不少廣告常把血濁和脖子酸、腳麻連在一起, 事實上, 如果只是純粹高血脂, 還沒有其他病變, 是不會產生任何症狀的。 但如不使用降脂藥治療, 久而久之會發生動脈粥樣硬化, 出現症狀。

誤區二:高血脂與高脂血是一回事

“高脂血”和“高血脂”兩個詞, 讓人以為是兩種病,

其實這兩者說的是同一種病, 即指血液內脂質水準超出正常的一種病理狀態, 不是獨立的疾病, 是脂質代謝異常引起的。

一般測血脂包括四項:總膽固醇,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甘油三脂,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前三項高於正常值, 後一項低於正常值時, 對冠心病、腦血管病、糖尿病影響較大, 促使其發病、惡化、致死、致殘。

“高血脂”和“高脂血”這兩個詞其實都是一種誤稱。 因為上述4種脂類, 並不都是“高有害”, 對於HDL—C而言, 是高有利、低有弊, 所以應更其名為“血脂異常”, 而“降血脂藥”也稱為“調脂藥”。 這樣就合情理了。

誤區三:瘦人不會患高脂血症

在體檢中, 瘦的人被查出有高血脂, 而胖的人卻平安無事, 人們一定很吃驚, 因為一直以來,

大家都以為只有胖人才會患上高血脂這種“富貴病”, 其實不然。

高血脂分為原發性與繼發性兩類:一類是原發性高脂血症, 目前認為主要與遺傳因素有關;另一類是繼發性高脂血症, 與其他疾病及生活飲食結構改變有關, 常見於控制不良的糖尿病、飲酒、甲狀腺功能減退、腎病綜合征、透析、腎移植、膽管阻塞、口服避孕藥等。 就身體胖瘦而言, 最多見的是偏胖者, 但瘦人患高脂血症者也不少見。 因為高脂血症與體型胖瘦無必然聯繫, 所以不能以胖瘦來判斷高血脂的有無。

在臨床上, 瘦人的高脂血症特點多為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偏高, 而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準多低於正常水準, 這類人很易患上心腦血管疾病。

由於血脂紊亂可以在相當長時間內無症狀, 許多瘦人誤認為自己與高血脂無緣, 在飲食和生活方式上無節制, 而一旦出現症狀卻比其他人更嚴重。 因此, 瘦人也應特別注意血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