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

結婚後這事比出軌還可怕

結婚是一個人一生的大事, 所以在結婚之前一定要選擇正確的結婚物件, 千萬不要委曲求全, 下面一起跟隨小編看看下面的這個故事嗎?一個孕婦在坐月子的時候發現老公出軌事情, 導致她很苦惱, 那麼到底該怎麼辦呢?下面一起跟隨小編看看吧!

實在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只好向你們傾訴。 在我坐月子的時候發現老公跟他一個女人走得很近, 聊天內容很曖昧。 可他說只是工作業務上的合作夥伴, 認識了也有小一年了, 比較談得來, 別的沒什麼。

想來, 他倆在我懷孕的時候就勾搭上了, 突然覺得很寒心。 這就是我想要共度一生的人?這就是我好不容易放棄自己的事業發展為他生孩子、陪他過日子的男人?

被發現後, 老公表示會跟對方劃清界限, 希望我原諒他。 他也用行動表示了悔改之意, 細心照顧我和寶寶。 但我心裡很委屈, 不知道要不要原諒他?也不知道該怎麼做?

雖然表面看起來, 我們還是像往常一樣, 但是其實我心裡最明白, 都不一樣了。 最難以啟齒的是, 我和老公現在過夫妻生活很無味, 能回避的我就都回避。 想到這樣的日子才剛剛開始過下去, 壓抑得要命。 有時候盯著稚嫩的孩子, 會不知不覺淚流滿面, 心裡全是孤獨和絕望……

又一個婚內出軌的故事。 一般而言, 有一方對婚姻不忠, 幾乎就意味著一對夫妻遭遇了婚姻裡幾乎是最糟糕的事。 但是從心理學角度看, 也許未必。

從上面這段留言, 可以得到下述資訊:

一、夫妻生活問題, 往往是夫妻關係問題的擋箭牌

雖然未曾做過資料統計, 但是夫妻生活不和諧對婚姻關係的影響, 的確佔據了非常大的比重。

很多夫妻即是因為這個原因結束婚姻的。

然而從心理學角度看, 大部分夫妻生活方面遇到問題, 往往是在表達:這對夫妻的親密關係出了問題。 如若夫妻關係品質好, 那麼夫妻生活不和諧的幾率很低。 如若不能意識這一點, 很容易把“夫妻生活”問題當做擋箭牌, 卻看不到問題的實質。

譬如上述案例中, 即是因為夫妻關係出現變化, 才導致了夫妻生活問題。

二、“付出和犧牲感”, 是親密關係的殺手

上面案例中的媽媽顯然有很大的委屈。 委屈源自對丈夫的憤怒。 在這位媽媽看來:自己放棄了個人事業, 為這個男人生養孩子, 為了家庭全身心付出, 結果丈夫卻並未珍惜, 反而做出了十分傷人的行為。 這種對比與落差讓媽媽感到極大的不公與憤恨。

這憤恨無法通過直接的方式去表達, 於是通過情感壓抑、尤其是通過夫妻生活方面刻意冷漠與隔離情感的方式懲罰丈夫。

然而, 客觀去看這對夫妻, 並非全是丈夫的問題。 通過後來的進一步溝通和干預, 我們瞭解到, 上面案例中的媽媽有很強烈的不安全感。 她與父母關係不佳, 一直希望早早離開壓抑的原生家庭, 去建立一個真正屬於自己的溫暖小家。 為了這個家, 她的確付出很多。 她賢慧懂事極了, 就像她當初在自己的父母面前那樣懂事, 那樣放棄自己的需要去迎合他人。 說到底, 這個媽媽與自己丈夫的相處模式, 不過是照搬了自己幼時與父母的相處模式。 而她的“犧牲與付出”, 也與丈夫無關。

那不是丈夫的需要, 而是她自己的需要。 在她的潛意識裡, 唯有不停付出、討好, 才可能得到他人的關注和愛——這個生存邏輯, 恰是早期被父母教會的。

三、誰說魚和熊掌, 不可兼得?

是否結了婚, 就意味著從此被家庭牽絆?

是否有了孩子, 就必須要放棄個人生活?

是否為了家庭, 就一定要放棄事業?

上述問題, 其實是困擾很多女性朋友的課題。 人們也習慣地去把上述課題對立起來, 去討論女人究竟該如何取捨, 如何把握其中的平衡。

其實這是一個陷阱。 它很惡意地將女人生活的可能性劃定在一個有限的範圍內, 就像只給女人100分, 然後讓她們從0-100之間去選擇一個自己可以爭取到的最大分數。 好比上文案例中的媽媽,

在進入婚姻之初, 她就把自己限定在了一個小圈圈內。 這種限定, 讓她的視線變窄, 並把注意力過多地放在丈夫身上, 而忘掉了自己。

誰說女人只能得到那100分呢?做女人、妻子、還有媽媽, 這三個角色並不衝突。 一個人格豐滿且獨立的女人, 她同時可以享受做一個女人、妻子、母親。 她可以擁有這三份的快樂, 且三份快樂都可以是100分。 沒錯, 很多時候, 我們不夠幸福, 不是沒可能, 而是自己不肯要。

一位唐代女詩人寫過這樣一首詩:

“至近至遠東西, 至深至淺清溪。 至高至明日月, 至親至疏夫妻。 ”

字裡行間透露出異常的清醒和冷峻。 但它卻道出了一個不爭的事實:婚姻裡, 夫妻雙方首先是獨立的個體, 其次才是對方的親密夥伴。 好的夫妻關係中, 夫妻雙方的人格一定是獨立的。

若其中有一方過於依賴,或控制欲過強,自身還有很多親密關係的問題未解決,那麼這樣的關係不叫親密,叫吞噬。這會威脅到另一個人的獨立性,也會限制夫妻雙方各自去做更好的自己,最終各種難受和出現各種問題也就在所難免了。

需知,讓人喪失自我的親密關係,一定是有毒的。而在關係中找不到自我、放棄自我的成長,這是比婚內出軌更糟糕、更可怕的事。

夫妻雙方的人格一定是獨立的。

若其中有一方過於依賴,或控制欲過強,自身還有很多親密關係的問題未解決,那麼這樣的關係不叫親密,叫吞噬。這會威脅到另一個人的獨立性,也會限制夫妻雙方各自去做更好的自己,最終各種難受和出現各種問題也就在所難免了。

需知,讓人喪失自我的親密關係,一定是有毒的。而在關係中找不到自我、放棄自我的成長,這是比婚內出軌更糟糕、更可怕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