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疾病

白領過勞死警示亞健康中國

這其實是另一種“抬棺遊行”。 面對這樣一個過勞而死的年輕生命, 那麼多人都開始推人及己, 陪淚傷神。 據報導, 日前, 新浪、搜狐等“微博”上一則“普華永道女碩士過勞死”的帖子引起了網友的高度關注。 帖子稱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的普華永道一名女員工由於疲勞誘發了急性病症, 不幸逝世。 女員工名叫潘潔, 是上海交大剛畢業不久的女碩士, 年僅25歲。 帖子出現後, 一晚上就被萬人轉載、跟帖, 目前已成眾多網站頭條新聞。

“人口紅利”的論調甚囂塵上了多年, 但現在看來社會對這紅利的榨取遠沒有截止的時候。

很顯然, “人口紅利”所指出的不單單是用工的廉價, 也更指出了勞動者付出的強度與過勞。 潘潔的早逝是一個這麼及時而讓人痛心的事例:連續數月以來, 她不斷地在微博上發表“有個空當就發燒”、“又加班了”、“生生餓醒”、“滿地打滾, 我要睡覺”等語句, 不久就真的去世了。 這不僅意味著, 長期過勞的狀態真是要死人的, 還意味著, 當一個公民在持續不斷地向世界訴說她的困境與傷痛之時, 她卻並沒有得到任何一點實質性的關心。

與其說是長期的加班及超負荷的工作壓垮了25歲的潘潔, 不如說是這個時代的“人口紅利”以及現實生存的雙重壓力掏空了她原本應當豐滿的生命。 低薪的現實, 低薪而且休息權無法保障的現實,

低薪且休息權無法保障且社會基本福利保障機制匱乏的現實, 低薪且休息權無法保障且社會基本福利保障機制匱乏且相關法制疲軟的現實, 再加之通脹時代“什麼都漲但工資不見漲”的民生焦灼, 早已糾結成了這個時代一個更大的事實:中國勞動者普遍負荷的“過勞”壓力, 使得中國這一代以年輕人為主的勞動者, 無不在日復一日的過勞中被漸漸掏空著。 用一個專用語來表述便是“掠奪性開採”。

有工作, 沒生活。 人人都面無笑容, 個個都疲於奔命。 年輕時賣命賺錢, 年老時花錢買命。 一個多數成員處於亞健康狀態的社會, 自然很難說是一種健康了。 試問中國, 有幾人沒有過勞的經歷, 又有多少人曾經為此反抗?難道真像有人曾經斷言的,

中國這一代勞動者, 就是用來犧牲的?從本義來說, “犧牲”就是供祭祀用的祭品。 被掏空的人們正是這樣一種祭品, 或獻於他們對更好生存的嚮往, 或獻於體制或制度性的盤剝與壓榨。

從容, 優雅, 自信……所有這些, 是林語堂筆下中國人曾經具有的氣質, 但它們已經與中國年輕一代工薪階層無緣, 甚至包括中產階層。 正如論者所說, 國外衡量中產階級的標準, 物質和精神兩個層面必不可少, 但出身於貧苦一代的中國中產階級, 還多停留在買幾套房子、換幾輛好車的境界, 為了實現物質上的“中產”, 他們放棄了精神上的“中產”。 快速行進中的經濟發展所帶來的緊迫感、壓力感, 不得不讓他們放棄精神上的追求,

於是, 中國中產階級“只賺錢不讀書”現象的出現, 也就不那麼奇怪了。 ——一個社會中產階層的庸碌, 以標誌性的方式預言著一個社會深層的悲涼。

潘潔之死所意喻的, 一方面是日益顯得強大的國力, 一方面是日漸被掏空的人力資源。 如此二者, 所構成的難道不正是一種外強而中幹的局面?中國的發展, 是不是必然要用一代人的精神與心靈福祉為代價?固然“爾曹身與名俱滅, 不廢江河萬古流”, 但是國家與社會的發展難道不應首先以人的解放與幸福為依歸嗎?無論如何, 我們不願意看到一個疲於奔命的、總是亞健康的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