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文人的養生之道大家了解嗎?

。 有網友問到, 68歲的鐘院士為什么看上年輕, 有何養生之道時, 鐘南山作出回答。 第一, 喜歡運動, 人體除了水分以外, 肌肉占了80%, 假如肌肉不運動的話, 怎么能夠改善新陳代謝呢? 第二, 萬事不要埋在心中, 而要表達出來, 不管是喜怒哀樂, 因為一個人壓抑是最摧殘身體的, 不要是喜怒哀樂, 只要把感情表達出來, 就會對身體健康有好處。 第三, 不要吃得太飽, 一般吃70%80%就夠了, 如果酒足飯飽, 對人的消化系統和代謝摧殘是很大的。 此外, 還強調做人要三樂, 分別是知足長樂、自得其樂、助人為樂。

王蒙 是著名的作家。

如今70歲多了, 還喜歡看動畫片。 可見, 身為中國嚴肅文學代表作家的王蒙, 同時也是一名普通的觀眾和通俗文化接受者, 有著一顆未泯的童心。 不熟悉“頭腦比電腦快”的王蒙的人, 或許會以為王蒙是個工作狂。 其實不然, 他很注重自我保健。 王蒙認為從事寫作的人, 應該注意勞逸結合, 注意大腦皮層興奮和抑制的調節, 該玩就玩玩, 該放就放放, 該趕就趕趕, 該等就等等, 永遠不氣急敗壞, 永遠不聲嘶力竭。 “我很喜歡很向往的一種狀態叫做安詳。 安詳屬于強者, 驕躁流露幼稚;安詳屬于智者, 氣急敗壞顯得可笑;安詳屬于信心, 大吵大鬧暴露了其實沒有多少底氣。 ”王蒙如是說。 王蒙尋求輕松的方式很多。 有時寫累了, 他就去聽聽音樂。
無論是西洋古典交響音樂, 還是民族民間音樂、現代通俗歌曲, 他都喜歡。 他把聽音樂稱為“靈魂的洗澡”。 王蒙也像常人一樣自求多福長壽, 先前他煙抽得很多, 1978年與煙徹底決裂, 至今未再染指。

啟功 是著名的畫家、作家、教育家。 啟功一生經歷坎坷, 最主要的是他有一顆豁達的心境。 當年被批判“右派”時, 受盡了不少苦, 他說:“這場浩劫是整個社會的悲劇, 是人們在歷史上寫下的一幕幕悲劇的延續!”他沒有指責, 而是默默地容忍了一切。 他沒有把苦掛在嘴上, 沒有寫到書里, 更不拿來顯現在身上, 因為他確實不愿意讓它們流入這個世界, 再次增加煩惱。 “文化大革命”結束時, 啟功已經開辟了一條對古代字體和詩文聲律進行獨創研究的蹊徑,

他已融會了古典文學、經學、史學、哲學、宗教學以及書法史、繪畫史、禮儀民俗、古代典章制度等諸多學科。 被他稱為業余嗜好的書法, 由于史無前例的“運動”而練得“登峰造極”, 所獲得的聲譽遠遠超過了他的本職工作。 這一切, 啟功依然平靜面對, 苦盡甘來他輕聲吟唱:“榮枯彈指何關竟。 ”無論逆順伴隨, 好丑面前, 他都能心平氣和, 不生煩惱。 啟功先生能夠把一個人的自我成敗從小悲中解脫出來, 轉成一種養生之道, 也許這就是他為何九十多歲高齡而精神健旺的原因。

洪昭光 曾任北京安貞醫院副院長、衛生部心血管病專家咨詢委員會副主任。 近年來致力于大眾科學健康知識的普及工作, 是國內享有盛名的醫學工作者。

如今60多歲的洪教授。 血壓不高, 心臟功能良好, 身體非常健康。 他善于健身運動, 他認為騎自行車是有氧健身的極佳方式, 游泳也是, 可以鍛煉身體每個肌肉群, 并提高心肺的工作效率。 但游泳要花錢, 騎自行車又存在安全問題。 對于想減少體重的人來說, 跑步是最有效的運動方法之一, 但對老年人來說, 跑步對心臟的負擔遠遠大于步行, 對腳腕、膝蓋、腰椎的沖力比步行大三四倍, 因此跑步比步行更易發生傷害事故。 在所有的運動項目中, 走路是世界上最好的有氧運動, 能增強人體的抵抗力, 消除精神壓力, 使人不容易產生疲勞。

鐘南山 是中國工程院院士, 他曾做客人民網“強國論壇”。 有網友問到, 68歲的鐘院士為什么看上年輕,

有何養生之道時, 鐘南山作出回答。 第一, 喜歡運動, 人體除了水分以外, 肌肉占了80%, 假如肌肉不運動的話, 怎么能夠改善新陳代謝呢? 第二, 萬事不要埋在心中, 而要表達出來, 不管是喜怒哀樂, 因為一個人壓抑是最摧殘身體的, 不要是喜怒哀樂, 只要把感情表達出來, 就會對身體健康有好處。 第三, 不要吃得太飽, 一般吃70%—80%就夠了, 如果酒足飯飽, 對人的消化系統和代謝摧殘是很大的。 此外, 還強調“做人要三樂”, 分別是知足長樂、自得其樂、助人為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