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蟄節氣養生 各地飲食風俗有哪些
驚蟄節氣到了, 天氣回暖、土地解凍, 冬眠的昆蟲、動物日漸活躍, 開始出來活動。 這個時節, 雷聲隆隆閃電也特別多, 這時農夫也忙著播種插秧。 那麼驚蟄吃什麼呢?而且各地關於驚蟄的飲食風俗有什麼不同呢?一起來看看。
炒豆
在陝西, 一些地區過驚蟄要吃炒豆。 人們將黃豆用鹽水浸泡後放在鍋中爆炒, 發出劈啪之聲, 象徵蟲子在鍋中受熱煎熬時的蹦跳之聲。
芋頭
煮芋頭——贛南閩西一帶的客家人, 在驚蟄這天要在熱水中煮帶毛的芋子、炒黃豆(代表消滅多種蟲害)。 炒黃豆就免啦, 我們煮芋頭沾糖吃, 做法簡單, 還算是粗糧, 好吃又健康。 至於糖, 但按中醫說法, 春天肝氣旺易傷脾, 從驚蟄始要多吃甜食養脾, 所以糖雖不利於減肥, 吃起來還是可以理直氣壯地。
梨子
薑梨汁——驚蟄吃梨是北方的民間習俗。 農民在驚蟄日要吃梨, 意為與害蟲別離。 這裡略改,
醪酒
醪酒——春天到來,
煎餅
在山東的一些地區, 農民在驚蟄日要在庭院之中生火爐烙煎餅, 意為煙薰火燎整死了害蟲。
驚蟄的風俗活動
“祭白虎”
民間流傳“白虎”是口舌、是非之神, 每年都會在這天出來覓食, 開口噬人, 犯之則在這年之內, 常遭邪惡的小人興波作惡, 阻撓前程發展, 引致百般不順。 大家為了自保, 便在驚蟄那天祭白虎。 拜祭用紙繪製的白老虎, 紙老虎一般為黃色黑斑紋,
“打小人”
“小人”是人所憤恨的無恥之徒, 專愛惹是生非。 “打小人”是一種流行於香港、廣東民間的巫術儀祀。
驅趕黴運
驚蟄象徵二月份的開始, 會平地一聲雷, 喚醒所有冬眠中的蛇蟲鼠蟻, 家中的爬蟲走蟻又會應聲而起, 四處覓食。 所以古時驚蟄當日, 人們會手持清香、艾草, 遍熏家中居室四角, 以香味驅趕蛇、蟲、蚊、鼠和黴味, 久而久之, 漸漸演變成不順心者驅趕黴運的習慣, 與“打小人”的巫儀有異曲同工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