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胃切除飲食注意事項

胃切除後千萬不要大吃大喝, 病人在手術後一般會出現腹脹, 不排氣等這類腸麻痹現象。 所以要排氣後才能進食, 這時也不要大吃大喝, 因為不利於消化。 患者具體要注意的就是要合理科學的安排飲食, 具體的下面有介紹。

切除手術後康復和飲食調理原則—

第一、術後要儘早下床活動。 由於腹部手術對腸道的創傷和麻醉作用, 病人術後一般都會出現腹脹、不排氣這類腸麻痹現象。 術後為了促進腸蠕動的恢復, 避免腸道與手術切口部位的粘連, 醫生一般要求病人儘早下床活動。 同時, 長期臥床會導致血流緩慢, 對於同時患有動脈硬化、糖尿病的中老年人來說, 容易形成血栓, 早下床可以預防下肢血栓和肺栓塞的形成。 儘早下床是指術後1~3天, 根據病人體質情況, 越早越好。 年紀大或體弱的病人, 可由護士或家屬攙扶, 先在床邊或室內活動。 早下床說起來容易,

做起來難。 有些病人僅因為一個闌尾手術, 術後怕痛, 躺在床上不敢動, 甚至不敢翻身, 導致還沒出院, 就發生了腸粘連, 繼而出現腸梗阻。 有的不得不做二次手術。

第二、待排氣後再進食。 病人術後如能聽從醫護人員建議, 早下床活動, 腸蠕動恢復就較快, 一般會很快排氣(放屁)。 出現排氣, 說明病人腸蠕動基本恢復, 就可以進少量流質飲食了, 包括麵湯、米粥、肉鬆等。 流質飲食的攝入, 對於腸道是個很好的刺激, 可以促進腸道功能的恢復, 有利於康復。

一般應遵循以下飲食原則

1、要堅持少食多餐, 每頓少吃一點, 一天4~5餐, 以適應胃容量小的特點, 千萬不可暴飲暴食。

2、防止貧血。 胃切除術後, 由於胃酸減少, 小腸上端蠕動加快,

擾亂了消化生理功能, 從而影響了蛋白質與鐵質的吸收, 因而易發生缺鐵性貧血。 為此, 病人可適當我吃些瘦肉、魚蝦、動物血、動物肝腎、蛋黃、豆製品以及大棗、綠葉菜、芝麻醬等富含蛋白質及鐵質的食品。

3、由於胃的生理功能減弱, 平時勿食生冷、粗硬的食物, 忌吃辛辣刺激性強的調味品, 如胡椒、芥末等, 嚴禁飲烈性酒杯。 下麵推薦養胃、補血和消導的食療粥, 供選用。

⑴養胃粥梗米50克, 蓮子20克, 大棗10克, 加適量水, 文火煮成粥, 早晚食用, 有養胃健脾之功效。 ⑵補血粥薏米全25克, 糯米25號, 幹黑木耳(泡發好)10克, 豬肝50克(切碎末)加知量水, 煮粥食用, 有利於治療缺鐵性貧血。

⑶消導粥粳米50克, 瘦肉末25號, 白蘿蔔丁100克, 山楂片5~8片, 加適量水煮粥, 具有促進胃酸分泌,

幫助消化的功效。

什麼事健康的生活, 那就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控制自己的口。 胃切除患者更是要時時刻刻注意自己的飲食健康, 這不是說一天兩天, 而是要長期的堅持。 我們都想要一個健康的身體, 我們都希望遠離疾病。 那麼我麼就要付出, 讓我們行動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