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失眠 心理關懷有講究
睡眠與健康息息相關。 如果有失眠的親人, 往往讓家人也容易受到影響。 家屬從心理角度的關懷, 有助于失眠的康復。
正確認識, 做到心中有數對觀察到的失眠癥狀, 家屬不要隨意給出結論。 注意閱讀與睡眠、精神、心理有關的書籍, 了解睡眠障礙的類別、分辨失眠時長, 是否有特殊事件刺激, 以及是身體疾病還是心理焦慮抑郁所致的失眠等。
表面淡定, 避免過度關注偶爾失眠很正常, 失眠需要長期綜合調整。 家屬要在日常接觸中平和應對失眠患者, 尤其不要“醒來就問、睡前必說”, 增加患者內心的焦慮和敏感。
用心傾聽, 緩解精神壓力患者主動傾訴有助于緩解內在焦慮, 獲得心理支持。 了解睡前和醒后糾結的內容, 有助于尋找真實病因。 面對重復講述, 不要直接打斷或阻止, 讓患者更感孤獨無助, 可在傾聽并接納后, 適當予以話題轉移。
積極暗示, 增加康復信心對于患者服用的藥物、醫院和醫生, 家屬都可以適當地給予心理暗示, 如正面肯定藥物功效, 形成積極的心理暗示, 有利于睡眠促進。 家屬可以重點肯定患者有利于睡眠改善的各類行為, 但是對階段性的改善結果, 不要過多的關注和鼓勵, 以避免對持續改進增加壓力。
正向陪伴, 培養健康習慣 從動靜結合的角度, 陪伴運動鍛煉、日記梳理、閱讀心理書籍, 并鼓勵其與親友真誠的心理互動交流。
預防風險, 及時專業診治注意在凌晨和患者情緒劇烈變化時, 防止出現自傷自殘自殺等風險, 及時送至專業醫療機構, 家人配合做好藥物輔助治療和家庭心理治療等。 (何江軍)
[ 責編:王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