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了海鮮啤酒就能遠離痛風?這四個認知誤區要警惕
廣州日報訊(全媒體記者王婧、任珊珊通訊員彭福祥)得了痛風註定與海鮮無緣了?治療痛風需要終身服藥嗎?相信不少痛風患者都有這樣的疑問。 近日, 廣州日報健康有約“名醫大講堂微課”特地邀請國內著名的風濕免疫專家、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風濕免疫科創始人楊岫岩主任醫師以及痛風營養治療專家、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營養科葉豔彬副主任醫師來解疑答惑。
兩位專家指出:血尿酸升高並不代表一定會得痛風, 兩者存在概率關係。 痛風患者需要長期借助藥物將血尿酸控制在目標值,
誤區1:
血尿酸高=痛風?
當血液中尿酸濃度高到一定程度, 就會析出尿酸鹽結晶, 沉積在關節, 刺激關節滑膜, 誘發炎症, 關節就會紅、腫、熱、痛, 這就是痛風形成的原理。
查出血尿酸升高了, 一定會得痛風嗎?楊岫岩表示, 血尿酸增高是身體的代謝出了問題, 並不是說血尿酸超出正常值就一定會得痛風, 二者存在一定概率關係。 尿酸長期超過400umol/L, 1%的人會轉為痛風, 超過500umol/L, 8%會轉變為痛風, 超過600umol/L, 10%的人會痛風。
簡單地說, 不同人對尿酸的耐受能力不同,
“如果從來沒有痛風過, 尿酸沒有超過500umol/L, 那麼醫生並不建議用藥, 但需要適當控制飲食。 ”楊岫岩指出, 尿酸水準如果超過600umol/L, 通常應開始進行藥物治療。
“為什麼內分泌科可以看痛風, 風濕免疫科也可以看痛風, 哪個更靠譜?”
對於粉絲的困惑, 楊岫岩解釋說, 如果患者只是單純的血尿酸增高, 還未發生痛風性關節炎, 可以去看內分泌代謝科。 如果已經發生了讓人痛不欲生的痛風性關節炎, 則需要到風濕免疫科就診。
誤區2:
痛風緩解後, 血尿酸控制可以“寬鬆點”?
有些患者覺得, 痛風緩解後, “既然血尿酸已經比普通人高出很多, 那麼降血尿酸的目標可以寬鬆點,
“恰恰相反!”楊岫岩指出, 痛風的急性期過後, 更需要把血尿酸控制在目標值, 不讓痛風反復發作。
楊岫岩表示, 控制血尿酸的藥物副作用並不大, 在醫生指導下規範地長期用藥, 不會產生危害。
對於大家很關心的“非布司他”“非布索坦”和“菲布力”這三種藥物孰優孰劣的問題, 楊岫岩指出, 其實, 這三種藥的化學名, 英文表述均為Febuxostat, 是新一代痛風治療藥物, 只是在不同地區的中文譯名不同。
和老一代痛風治療藥物別嘌醇相比, 非布司他的副作用更小, 但售價更貴。 因此, 對於服用別嘌醇出現不良反應的病友, 或者經濟能力較佳、還沒有開始痛風治療的病友, 可以考慮採用非布司他進行治療。
誤區3:
管住嘴就能遠離痛風?
在健康有約的“痛風健康”粉絲群裡, 有不少粉絲都有這樣的困惑:“我已經不敢吃肉和海鮮, 不敢喝老火湯, 不沾一點酒, 為何痛風還是反復發作?”
研究表明, 食物跟痛風存在一定的關係, 紅肉、海鮮、酒精、果糖等都會增加痛風發生的風險。
“影響痛風發作的原因很多。 ”葉豔彬坦言, 人體尿酸只有20%左右是由食物裡的嘌呤和核蛋白代謝形成。 因此, 即使控制飲食, 也可能因糖尿病、高血脂、肥胖等其他原因發生痛風。
誤區4:
得了痛風就與海鮮無緣?
近年來出現的“零嘌呤飲食”“全素食”方案, 也讓痛風病友頗為動心。
“零嘌呤飲食是不可能的, 也沒有必要。 ”葉豔彬介紹, 按照嘌呤含量的高低, 食物可以分為三大類,
得了痛風就與海鮮無緣了嗎?葉豔彬介紹, 海產品裡的海蜇、海參屬於第一類食物, 可以放心大膽地食用。 鯧魚、貝殼類、鯰魚、帶魚等則屬於第三類食物, 屬於痛風患者的禁忌類食物。
她建議, 處於痛風急性發作期的患者, 飲食以第一類食物為主。 牛奶和雞蛋可以作為補充蛋白質的推薦。 如果有高脂血症, 可以喝低脂奶、吃雞蛋不吃蛋黃。
飲食裡也有一些可以減少痛風發作的風險, 比如低脂奶、咖啡、富含維生素C類的食物、櫻桃等。 但她提醒, 如果已經發生痛風, 不建議喝太多咖啡。 啤酒嘌呤含量並不高, 但會阻止嘌呤代謝, 影響尿酸波動, 因此最好限制飲酒。
處於緩解期患者可採用“嚴二松五”的方法, 即一周有兩天採用急性期飲食只吃第一類食物, 其餘五天採用緩解期飲食可以第一類和第二類食物為主, 多選第一類食物, 第二類食物選嘌呤含量偏低的, 而且也要限制分量為每天不超過100~15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