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過勞肥跟猝死一樣可怕

歲末年初, 很多上班族在網上發出這樣的感歎:“龍年過去了, 職位沒升, 工資沒漲, 進步最大的就是自己的體重!”這話看似調侃, 實則反映出了職場人的一大健康隱患——“過勞肥”。 近日, 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公佈的一項調查顯示, 由於壓力大、工作累, 越來越多的職場人士體重飆升, 這種現象被稱為“過勞肥”, 它正在日益威脅著上班族的健康。

八成人因工作壓力體重飆升

“趙經理又發福了啊!”年底同學聚會上, 這是31歲的趙肖亮聽得最多, 也最不願意聽到的一句玩笑話。 可他不得不承認, 自己的確已經成了一個十足的胖子——八塊腹肌被“啤酒肚”取代,

腰上的贅肉堆成了“游泳圈”。 4年前, 剛剛研究生畢業的趙肖亮還是個身材健碩的帥小夥, 在北京市西城區金融街擁有一份薪水頗豐、讓人羡慕的工作, 可忙碌的工作和生活, 無情地改變了他的身材。 趙肖亮無奈地對記者說:“為完成任務, 我起得比雞早, 睡得比狗晚。 不是應酬出差就是開會寫報告, 週末經常還要加班。 可工作越忙碌, 肉好像反而長得越快。 今年我整整胖了20來斤, 年底體檢已經被醫生警告必須控制體重了。 ”

時下, 與趙肖亮情況類似的上班族大有人在。 廣州某家大型工裝襯衣製造企業的老闆在微博上公開表示:近些年, 由於員工體重的增長, 市場上對大碼、大領口的襯衫需求也明顯增加,

工裝已經越做越肥了。

近日, 《中國青年報》的一項調查顯示, 在2848名參與者中, 84.8%的受訪者表示參加工作後體重增加, 其中33.2%的人體重增加至超重。 同時, 62.0%的人直言身邊有不少人“過勞肥”, 19.8%的人認為這種情況非常多。 媒體從業者、IT工作者、銷售人員等是主要人群。 在中國首部《企業健康管理及公司人員心理健康狀況大調查白皮書》中, 百萬企業員工的體檢資料顯示, 職場肥胖超過脂肪肝、血糖異常, 排在疾病榜的首位。 中國城市健康狀況大調查組委會首席統計專家于世北教授表示, 肥胖已經成為職場人士健康的第一殺手。

四原因促成“過勞肥”

上班族整日忙碌, 不但沒有“累瘦”, 反而變得越來越胖, 其背後的原因引起了醫學健康專家的關注與思考,

主要有以下幾點。

1.工作壓力大, 胃口也跟著變大。 美國飲食營養學會發言人邦妮·托布迪克斯稱, 職場人通常都承受很大壓力, 壓力升高易致腎上腺皮質醇指數居高不下, 增加人的食欲, 提高對碳水化合物的需求。 調查顯示, 在高壓下, 人們最愛吃的食物分別為甜品、奶油類食品和鹹味小吃。

2.整天坐著, 很少運動。 本報曾聯合新華網進行過一項調查, 其中近六成上班族每天坐6小時以上;28.75%的人每天有8小時以上的時間是坐著度過的。 衛生部首席健康教育專家洪昭光教授表示, 辦公室一族經常一坐就是一整天, 下班後也不喜歡動。 人長時間坐著不動, 就很容易催生肥胖和大肚腩。 世界衛生組織指出,

全球每年有200多萬人因久坐而死亡。

3.長期睡不夠。 加拿大科學家曾就睡眠時間和體重進行過一項涉及63.5萬人的調查。 結果顯示, 睡眠不足的人變胖風險比睡眠充足的人至少高出50%, 年輕人睡眠不足, 長胖的可能性更是高出90%。 研究者指出, 睡眠缺乏影響體內的一種激素——“瘦素”的分泌, 它是維持體重的重要元素。

4.白天吃得少, 晚飯太豐盛。 由於工作忙, 很多上班族都是早飯不吃, 午飯吃速食, 晚上加班後再去吃夜宵……還有一些人晚上應酬較多, 極容易暴飲暴食。 北京朝陽醫院營養師宋新指出, 饑一頓飽一頓, 會給長胖埋下隱患。 晚上進食偏多, 不容易消化, 剩餘熱量容易囤積儲藏, 形成肥胖。

“過勞肥”已成全球問題

“過勞肥”涉及的人群廣泛,

對健康的影響時間更長, 會加重醫療和社會負擔, 從某種程度上說, 它的危害並不亞於猝死。 研究顯示, 肥胖症患者的糖尿病發生率可增加10倍;男性肥胖者結腸癌、直腸癌、前列腺癌高發, 女性肥胖者患上子宮內膜癌的幾率比正常婦女高2—3倍。

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社會醫學與健康教育系教授紐文異認為, 對付“過勞肥”, 上班族首先要及時調整精神狀態, 學習轉移和釋放壓力, 可嘗試體育運動、發展個人愛好等。 其次, 運動是萬能良藥, 平時儘量多走動;午休期間爬爬樓梯, 上下班路上走一站再坐車, “見縫插針”多做些放鬆運動。 最後, 調整飲食結構, 少吃速食, 少選辛辣、油膩、糖分較高的食物。 減少熬夜, 增加深睡眠時段。

目前, “過勞肥”已經成為一個大的公共衛生問題, 歐美、日本等國家和地區早已將它作為一種職業疾病進行干預。 在日本, 法律規定每年體檢測腰圍時, 男性不能超過85釐米, 女性不能超過90釐米。 一旦超出範圍必須自行減肥, 如果員工減肥不力, 企業還可能因此受到處罰。 在美國, 有些州通過採取強制措施來預防肥胖的問題, 例如減少寫字樓周邊的自動售賣機裡軟飲料的數量, 向垃圾食品製造企業收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