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急性扁桃體腺炎

扁桃體炎有分為急性和慢性的, 急性扁桃體炎的病發對象年齡主要集中於10-30歲, 而且較為棘手的是它具有反復性, 發作的時候會出現扁桃體的疼痛或是發熱、麻疹等等。 針對扁桃體的嚴重程度治療的方法也不盡相同, 最簡單的就是藥物治療加上食療, 嚴重的就直接選擇切除扁桃體手術, 若是患者還有發熱的症狀還需要加上物理降溫。

急性扁桃體炎是齶扁桃體的一種非特異性急性炎症, 常伴有輕重程度不等的咽黏膜及咽淋巴環的急性炎症。 多見於10~30歲之間的青少年, 且往往是在慢性扁桃體炎基礎上反復急性發作。 50歲以上, 3~4歲以下的患者較少見。 春秋兩季氣溫變化時最多見。 值得注意的是, 急性扁桃體炎有時為某些疾病尤其是某些傳染病的前驅症狀, 如白喉、麻疹及猩紅熱等, 應注意及早發現。

病因

1.感染因素

主要致病菌為乙型溶血性鏈球菌。

非溶血性鏈球菌、葡萄球菌、肺炎鏈球菌、流感嗜血桿菌、弓形蟲及一些病毒(包括腺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EB病毒、巨細胞病毒、HIV病毒、甲型肝炎病毒、風疹病毒等)也可引起本病。 細菌和病毒混合感染較多見。 近幾十年來, 還發現有合併厭氧菌感染的病例。 急性扁桃體炎的病原體可以通過飛沫、食物或直接接觸而傳染, 故有傳染性。

2.免疫因素

上述病原體存在于正常人的口腔及扁桃體內不會引起發病, 當某些誘因(如受涼、過度勞累、煙酒過度、有害氣體刺激、AIDS等)使全身或局部的免疫力降低時, 病原體侵入體內或原有病原體大量繁殖則可致病。

3.臨近器官的急性炎症

如急性咽炎、鼻炎、口底炎等蔓延而累及齶扁桃體。

檢查

血液學檢查:細菌感染時可見白細胞計數總數顯著增加, 中性粒細胞分類明顯增高。 病毒感染初期未合併細菌感染時可見白細胞總數增加, 淋巴細胞分類增高明顯。 EB病毒感染引起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表現為急性扁桃體炎症時可見白細胞總數、淋巴細胞分類顯著增高,

血塗片中可見異型淋巴細胞。 血沉可加快。

治療

1.一般療法

患者應充分休息, 遠離起病誘因, 清淡飲食、進流食、多飲水、加強營養及疏通大便。 禁食辛辣、燒烤、油膩、戒煙戒酒。 對於高熱及吞咽困難者, 應適當補充液體及電解質, 保持體內水鹽平衡。 休息處應濕潤通風。 因該病具有一定傳染性, 故最好能隔離患者或囑患者戴口罩。

2.抗生素治療

為主要治療方法。 對於病情輕者可給予青黴素。 如病情較重或用青黴素後不緩解, 可給予對革蘭陽性球菌較為敏感的第二代頭孢抗生素治療, 根據輕重程度選擇口服或靜脈給藥。 若已發生局部併發症如扁周膿腫, 為防止膿腫擴大引起嚴重後果, 可靜脈給予第三代頭孢抗生素同時合用甲硝唑或單獨使用喹諾酮類抗生素治療。

3.對症治療

對於發熱患者可給予物理降溫治療。 高熱者可給予非甾體類抗炎藥, 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疼痛、消退炎症。 醋酸氯已定溶液、複方硼砂溶液、1:5000呋喃西林液漱口均有一定止痛抗炎作用。

糖皮質激素根據情況可酌情使用。

4.外科手術治療

對於已形成扁周膿腫等局部併發症的患者, 可行膿腫切開引流術。 另外, 對於反復發作急性扁桃體炎或扁周膿腫切開引流術後兩周的患者, 可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在炎症控制後手術切除扁桃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