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預防

入秋後應警惕哪些疾病

由夏入秋,悶熱潮濕的天氣變得乾燥。此時是呼吸道疾病的高發期,如感冒、咽喉炎、支氣管炎等等。現在大家白天還開著空調,晚上也是開著空調睡覺,更容易讓身體受涼,出現一些症狀卻難分清是什麼問題,今天就請大家好好來區別一下。

看看得的是哪種呼吸道疾病?

感冒、中暑、急性咽喉炎、支氣管炎和肺炎的症狀區別有哪些

感冒

我們通常所說的感冒即普通感冒,俗稱“傷風”,以鼻咽部卡他症狀為主要表現。成人多數為病毒尤其是鼻病毒引起,其次為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柯薩奇病毒等。起病較急,初期有咽幹、咽癢或燒灼感,以後可有噴嚏、鼻塞、流清水樣鼻涕,2-3天后變稠。可伴咽痛,也可出現流淚、味覺遲鈍、呼吸不暢、聲嘶、少量咳嗽等。一般無發熱及全身症狀,或僅有低熱、不適、輕度畏寒和頭痛。如無併發症,一般經5-7天痊癒。另外一種感冒叫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流感于冬春季節高發,傳播快,通過空氣飛沫及接觸呼吸道分泌物傳播。流感常起病急,全身症狀如發熱,體溫可達39~40℃,頭痛、乏力、全身酸痛,而呼吸道症狀如噴嚏、鼻塞、流清水樣鼻涕相對較輕。

中暑

人們在高溫環境中勞動或工作一定時間後,可能出現頭昏、頭痛、口渴、多汗、全身疲乏、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動作不協調等症狀、體溫正常或略有升高,這個時候可能是先兆中暑,若不注意,可能出現面色潮紅、大量出汗、脈搏快速等表現,體溫升高至38.5℃以上,此時是輕症中暑了。再往後發展,可能出現高熱(41℃以上)、皮膚乾燥、無汗和意識障礙(熱射病)或先有大量出汗,然後四肢肌肉、腹壁肌肉陣發性痙攣和疼痛,甚至發生陣發性腹痛(熱痙攣)或先有頭痛、頭暈、噁心,繼有口渴、胸悶、臉色蒼白、冷汗淋漓,可有暈厥,並有手、足抽搐,重者出現周圍迴圈衰竭(熱衰竭)。

急性咽喉炎

多為病毒所致,其次為細菌引起。受涼、疲勞、長期受化學氣體或粉塵的刺激、吸煙過度等加之人體抵抗力減弱時容易促其發病,多繼發於急性鼻炎、急性鼻竇炎、急性扁桃體炎。成年人以咽部症狀為主,病初咽部有幹癢、灼熱,漸有疼痛,吞咽時加重,唾液增多,咽側索受累則有明顯的耳痛。體弱成人或小兒體弱者則全身症狀顯著,有發燒怕冷,頭痛,食欲不振,四肢酸痛等。

人體的鼻、咽喉部為上呼吸道,這些部位的感染稱為上呼吸道感染,如感冒和咽喉炎等。聲門以下的呼吸道感染稱為下呼吸道感染,如支氣管炎和肺炎等。支氣管炎和肺炎大多繼發於上呼吸道感染之後,或突然出現乾咳,以後咳嗽有黃或白痰,可伴有氣促、發熱,症狀持續時間較長,可達7~10天,醫生可能在患者肺部聽到幹囉音或濕囉音。區別急性支氣管炎和肺炎,是為了瞭解炎症的病變部位、範圍和嚴重程度,以便更加有針對性的治療。

食物的選擇以低脂肪、高蛋白、富含維生素的飲食為主,如瘦肉、家禽、魚、奶、豆製品及蔬菜水果等。時令水果中,梨和甘蔗具有健脾、益肺、止咳、祛痰的功效。禁吃西瓜,因為西瓜過於寒涼,立秋後食用,容易誘發腹瀉。

除了水嫩嫩的果蔬,還有一樣乾果潤肺效果也很好,就是杏仁。《本草綱目》中列舉了杏仁的三大功效:潤肺、清積食、散滯,排在第一的就是潤肺功能。每天吃10克左右的杏仁,在一定程度上有助於預防風燥感冒。解燥潤肺效果好的是甜杏仁,可以當成加餐的零食吃,也可以將10克杏仁磨成粉,加點冰糖沖著喝。中醫認為冰糖具有潤肺、止咳、清痰、去火的作用。如果覺得磨粉比較麻煩,可以直接買杏仁奶、杏仁露喝,或者買現成的杏仁茶粉沖喝。

但是,有食物過敏史的患者要避免攝入已明確致敏的食物,如蝦、蟹、蠶蛹、牛奶等,切勿抱有僥倖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