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脾虛易變黃臉婆 艾灸穴位調脾虛 熱門文章排行榜 >>2017-09-25 09:10來源:99健康網

若說腎是先天之本, 那脾就是後天之本。 脾是人體氣血生化之源, 一旦出現脾虛, 就會造成身體器官失調, 並伴有多種併發症, 所以脾對於人體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中醫這樣解釋脾虛

脾虛, 泛指因為脾臟虛弱引起的身體功能失調的各種生理症狀。 脾虛, 可致身體吸收營養失調, 嚴重時會出現敗血症。

“黃臉婆”是脾虛的代價

一個女性, 如果長期面色暗黃, 臉無血色, 就會叫做“黃臉婆”。 而導致這種現象出現的原因就是脾虛。 女人若是脾虛, 吃下去的食物無法消化, 營養不能吸收, 體內得不到營養供給, 就會精神不振, 體弱乏力, 氣色暗沉, 看上去像個歷經風霜的老太太。

此外, 脾虛還是女性月經不調的主因之一。 脾虛則不統血, 導致血液回流不正常, 血液堆積不暢會出現慢性出血, 經血量多等症狀。

脾虛者應當少食酸性之物

酸性食物會造成肝氣過盛, 而肝氣又是破壞脾臟的元兇之一, 所以本就脾虛的患者在食用酸性之物後, 症狀會更加嚴重。 本就消化不良, 脾虛不振, 酸性食物入體, 加重脾虛症狀, 人體更加虛弱。

艾灸穴位還你健康脾臟

艾灸穴位之氣海穴

氣海穴是掌管人體陽氣蒸發陰液的主要穴位,

在肚臍下方兩指寬的地方。 點一隻艾灸棒, 對著氣海穴進行熱灸, 能夠驅散濕邪, 理順氣息。 此法對於先天不足、後天失養的脾虛患者來說效果極佳。

艾灸穴位之足三裡穴

足三裡穴掌管胃部, 在小腿外側的犢鼻下3寸與解溪連線上。 用艾條灸這個穴位時,

要灸到氣泡才有效果。 它對於祛除脾胃濕氣、強壯脾胃有很好的療效。

艾灸穴位之關元穴

關元穴, 也稱玄關穴, 其掌管人體元氣, 在下腹部的肚臍3寸下方。 用艾條灸這個穴位時, 採用溫灸的方式就可以, 利用艾條散發的溫熱之氣, 通過穴位傳入腹部內, 達到恢復元氣的作用。

艾灸是目前治療脾虛很有效的一種方法, 它通過穴位來調理脾虛, 見效快, 副作用小, 且操作方面, 在家就可以完成, 省去了去醫院這個繁瑣的過程。 艾灸, 既能提神回陽, 又能祛濕除邪, 是很好的一種養生方式, 也是恢復陽氣最快的方法。 如果你也有脾虛的症狀, 可以試試中醫艾灸, 會有意想不到的療效。 (99健康網(www.99.com.cn)專稿, 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上一篇:女人缺鈣疾病纏身 八大致病因素要清楚 下一篇:長的醜不是天生的 常吃三種食物讓女人越長越醜 標籤閱讀:脾虛艾灸穴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