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猝死與基礎病密切相關 醫生建議運動前體檢
11月18日, 廣州馬拉松比賽參賽者跑過中山紀念堂。 南方日報 肖雄 實習生 羅思亮 攝
新華社發
日前, 在首屆廣州馬拉松10公里比賽上, 21歲的大學生陳某在衝刺中突然倒地, 心跳與呼吸驟停。 儘管在送醫後經過緊急搶救, 該選手還是在19日淩晨因搶救無效死亡。
這位青年人在運動中猝死, 讓不少人大吃一驚。 平常看著好好的, 怎麼突然就去了呢?
其實, 在東莞, 因劇烈運動而猝死的也不乏其人,
當前, 部分中小學校已經不再開展諸如3000米、5000米這樣的長跑運動。
那麼, 劇烈運動猝死究竟是怎麼回事?人應該如何鍛煉才能避免風險?
猝死與基礎病密切相關
人體就像一個彈簧, 勞累就是外力。 當勞累超過極限或持續時間過長時, 身體這個彈簧就會發生永久變形, 免疫力大大下降, 導致老化、衰竭甚至死亡。
康華醫院心內科主任朱永宏介紹說, 跑步、游泳、打球, 都可能會出現猝死。 從近年來的接診情況看, 東莞因為運動造成猝死的也不在少數。 某企業負責人就是在籃球場上感覺不舒服, 在場邊休息了二三十分鐘後, 被發現已經猝死。
劇烈運動時, 人體代謝率劇增, 心臟將通過增加每分鐘心輸出量(指每分鐘左心室或右心室射入主動脈或肺動脈的血量)來滿足人體代謝率增加的需求。 與平靜時相比, 運動時輸出量將增加4至6倍或更多。 未經訓練的人, 主要通過加快心率來增加心輸出量, 而職業運動員則依靠增加每搏量來增加心輸出量(每搏輸出量指一次心搏一側心室射出的血量)。 正常時心臟每搏量約60至80亳升, 運動時每搏量會增加數倍, 使心臟承受巨大負荷。 長此以往, 運動員心臟將發生“適應性改變”, 心腔擴大及室壁增厚, 這意味著對血液的供量要求比普通人更高。 如果在劇烈運動中出現心臟驟停, 他們的耐受時間反而更短, 更容易造成猝死。
猝死與人體的一些基礎病有密切關係。 一般來說, 有高血壓、心血管隱患的人, 劇烈運動後更容易造成危險。 朱永宏說, 在近期, 醫院會診的一名病人患有高血壓, 但沒有注意吃藥。 出去買菜時, 一騎上自行車就馬上因腦出血倒下了。
東莞因劇烈運動造成猝死的, 30-40歲的年輕人更多。
其原因在於, 朱永宏說, 相對患有慢性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來說, 年輕人往往對自己的身體狀況不甚瞭解, 以為自己可以“拼”, 這就容易造成突發狀況。 部分年輕人在卡拉OK或者吸毒時過high, 也會突發疾病。
此外, 長期從事比較勞累的職業也會引發猝死。 從目前接診情況來看, 醫院還接收過部分工作強度大的一線女工。
心源性猝死最常見
導致運動猝死最常見的原因是心源性猝死,
但作為一種先天缺陷病, 先心病的患者逐年增加。 根據省人民醫院統計, 廣東省每年新生兒中先心病患兒約有7000多例, 該院每年治療的先心病患者有3000多例, 達到了一半, 其中有20%是廣州本土病例, 60%的患者是省內其他市的患者, 其中東莞占2%, 20%為外省患者。
從去年開始, “東莞市先天性心臟病流行病學調查及規範化治療”這一重點科研專案在太平人民醫院啟動, 對全市57萬小學生進行先天性心臟病篩查。 截至目前, 該院在東莞全市15個鎮區對約31萬學齡兒童進行了先天性心臟病流行病學調查, 發病率為2‰。 今年寒假以前,
對比全省新生兒先心病的發病率7‰-8‰, 東莞學齡兒童的發病率變成了2‰, 顯得不合常理。
醫生分析說, 東莞2‰的發病率還是明顯偏低, 這可能跟東莞外來人口眾多, 不少孩子回老家去上學有關。 此外, 複雜先心病如果不進行治療, 死亡率非常高。 如果沒有得到及時的救治, 先心病患兒3歲以前死亡率將高達50%, 其中新生兒期死亡率占25%。
有調查人員介紹說, 篩查出的部分先心病患兒, 此前並不知道自己患病, 如常人一樣參加運動, 這其中就存在隱患。
跟學齡兒童相比, 對所有東莞市民進行類似的全面篩查就不那麼現實。 對於自己身體的全面狀況,不少人還是不太瞭解,因此,進行劇烈運動時就少了防備。
跑,還是不跑?
對於長跑等劇烈運動項目,東莞的一些學校已經少有開展。特別是女子3000米和男子5000米項目,多數學校已經不開展,學生體質下降以及避免學生猝死或受傷是導致這種情況的最大原因。
東莞理工學院城市學院體育系主任邢紅林教授說,該校取消兩個長跑專案是出於現實考慮。這兩項運動對學生的身體素質要求較高,大部分學生達不到要求,上場有一定危險性。由於缺乏體育鍛煉的參與意識,長跑也少有學生參與,例如在校運動會中,這些項目都沒有什麼人報名,往往跑到最後都沒人看了。
邢紅林說,一些學生的身體素質實在太差了。每年新生入學都會進行體能和體質測試,結果都不太理想,這增加了校方對長跑危險性的擔憂。
邢紅林說,如果用曲線來比喻學生的身體素質,那麼大一的學生可能處於最低谷。學校會針對新生做一些強化訓練,如讓老師經常帶學生去跑跑,增加其心肺功能。經過一段時間的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會在大二、大三時有所好轉。到了大四,因為工作實習等原因,身體素質又有所下降。
對於運動會取消女子3000米和男子5000米項目,受訪的學生有兩種態度。部分表示無所謂,因為長跑太辛苦,很少有人願意參加,對身體素質是個巨大的考驗,這個項目在他們看來有些“脫離群眾”;另外一些學生則認為,長跑可以凝聚團隊力量,取消了有點可惜。“一個人跑,十幾個人在場內陪跑、喊加油的場景就看不到了”。
取消長跑項目後,多數學校都為運動會增加了趣味性內容,以吸引更多學生參與其中。這也是校方的一種考慮。城市學院即將開始的秋季運動會中,就將長跑改成了4×800米這類的分段競賽,既能增強學生的參與度,也達到了鍛煉的目的。
邢紅林說:“現在我們的大學體育課程,可以說是在惡補初中、高中的體育。”
他說,應試教育、體育鍛煉意識缺乏等因素,讓中學和大學的體育鍛煉出現了斷層,在面臨籃球、排球等選課時,大學老師教給學生的只能是一些基本的入門常識。
劇烈運動前應做評估
朱永宏說,詳細的心臟檢查程式和先進的檢測手段,並不能保證排除所有潛在危險。心臟功能在休息時,以心跳和呼吸頻率為主的各項指標都很正常。運動時,這些指數會明顯升高,甚至變化無常。因此,即使是專業的心臟檢測也很難做到掃除所有潛在危險。
當然,普通人的心臟檢測與運動員有所不同。專家建議普通人進行強度較大的運動前,最好先做一次體檢。這些專案包括心電圖,可檢測出心律失常、心梗等顯性的、處在發病期的心臟病;運動平板試驗,可動態觀察心臟是否存在隱患;動脈硬化檢測,可早期診斷和篩查出動脈硬化。
醫生說,預防是避免意外的最好手段。雖然運動猝死看似防不勝防,但還是有方法可減少意外發生。
心臟病人運動,可請專家開一個“運動處方”。原則有四點:有規律性、小量起步、慢始慢終和有氧運動。
如心絞痛的病人可以散步、慢走、甩手、太極拳、老年體操等,每次20-30分鐘為宜。搭橋或支架的病人也能根據興趣愛好進行慢跑、爬樓梯或健身操等。但家族中有心臟病史、腦血管意外病史,本人有心臟疾病史、暈厥病史、“三高”或冠心病家族史的高危人群要特別小心。
朱永宏說,對於普通人來說,有一個非常簡單的檢測運動量的方法,那就是數脈搏:最大心率=220-年齡。中老年人跑步鍛煉的最適宜脈搏為本人最大心率的60%。如60歲的人參加長跑鍛煉,脈搏應控制為每分鐘90左右。40歲的人,脈搏不超過108。
在運動過程中,朱永宏建議,應適當補充一些鹽水。如果出現短暫的心絞痛,或是感到咽部哽咽、咽東西費勁,或是頭暈、心慌、噁心、胸悶、出汗、渾身無力,就要中止運動,進行休息。冬天人們喜歡晨練,在寒冷的氣候環境裡,如果運動方式過於激烈,很容易引發心腦血管病,導致猝死,所以最好選擇中午到下午2時之間進行鍛煉。這個時間段,在一天之中氣溫最高,人的情緒也比較穩定,比較安全。
對於自己身體的全面狀況,不少人還是不太瞭解,因此,進行劇烈運動時就少了防備。跑,還是不跑?
對於長跑等劇烈運動項目,東莞的一些學校已經少有開展。特別是女子3000米和男子5000米項目,多數學校已經不開展,學生體質下降以及避免學生猝死或受傷是導致這種情況的最大原因。
東莞理工學院城市學院體育系主任邢紅林教授說,該校取消兩個長跑專案是出於現實考慮。這兩項運動對學生的身體素質要求較高,大部分學生達不到要求,上場有一定危險性。由於缺乏體育鍛煉的參與意識,長跑也少有學生參與,例如在校運動會中,這些項目都沒有什麼人報名,往往跑到最後都沒人看了。
邢紅林說,一些學生的身體素質實在太差了。每年新生入學都會進行體能和體質測試,結果都不太理想,這增加了校方對長跑危險性的擔憂。
邢紅林說,如果用曲線來比喻學生的身體素質,那麼大一的學生可能處於最低谷。學校會針對新生做一些強化訓練,如讓老師經常帶學生去跑跑,增加其心肺功能。經過一段時間的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會在大二、大三時有所好轉。到了大四,因為工作實習等原因,身體素質又有所下降。
對於運動會取消女子3000米和男子5000米項目,受訪的學生有兩種態度。部分表示無所謂,因為長跑太辛苦,很少有人願意參加,對身體素質是個巨大的考驗,這個項目在他們看來有些“脫離群眾”;另外一些學生則認為,長跑可以凝聚團隊力量,取消了有點可惜。“一個人跑,十幾個人在場內陪跑、喊加油的場景就看不到了”。
取消長跑項目後,多數學校都為運動會增加了趣味性內容,以吸引更多學生參與其中。這也是校方的一種考慮。城市學院即將開始的秋季運動會中,就將長跑改成了4×800米這類的分段競賽,既能增強學生的參與度,也達到了鍛煉的目的。
邢紅林說:“現在我們的大學體育課程,可以說是在惡補初中、高中的體育。”
他說,應試教育、體育鍛煉意識缺乏等因素,讓中學和大學的體育鍛煉出現了斷層,在面臨籃球、排球等選課時,大學老師教給學生的只能是一些基本的入門常識。
劇烈運動前應做評估
朱永宏說,詳細的心臟檢查程式和先進的檢測手段,並不能保證排除所有潛在危險。心臟功能在休息時,以心跳和呼吸頻率為主的各項指標都很正常。運動時,這些指數會明顯升高,甚至變化無常。因此,即使是專業的心臟檢測也很難做到掃除所有潛在危險。
當然,普通人的心臟檢測與運動員有所不同。專家建議普通人進行強度較大的運動前,最好先做一次體檢。這些專案包括心電圖,可檢測出心律失常、心梗等顯性的、處在發病期的心臟病;運動平板試驗,可動態觀察心臟是否存在隱患;動脈硬化檢測,可早期診斷和篩查出動脈硬化。
醫生說,預防是避免意外的最好手段。雖然運動猝死看似防不勝防,但還是有方法可減少意外發生。
心臟病人運動,可請專家開一個“運動處方”。原則有四點:有規律性、小量起步、慢始慢終和有氧運動。
如心絞痛的病人可以散步、慢走、甩手、太極拳、老年體操等,每次20-30分鐘為宜。搭橋或支架的病人也能根據興趣愛好進行慢跑、爬樓梯或健身操等。但家族中有心臟病史、腦血管意外病史,本人有心臟疾病史、暈厥病史、“三高”或冠心病家族史的高危人群要特別小心。
朱永宏說,對於普通人來說,有一個非常簡單的檢測運動量的方法,那就是數脈搏:最大心率=220-年齡。中老年人跑步鍛煉的最適宜脈搏為本人最大心率的60%。如60歲的人參加長跑鍛煉,脈搏應控制為每分鐘90左右。40歲的人,脈搏不超過108。
在運動過程中,朱永宏建議,應適當補充一些鹽水。如果出現短暫的心絞痛,或是感到咽部哽咽、咽東西費勁,或是頭暈、心慌、噁心、胸悶、出汗、渾身無力,就要中止運動,進行休息。冬天人們喜歡晨練,在寒冷的氣候環境裡,如果運動方式過於激烈,很容易引發心腦血管病,導致猝死,所以最好選擇中午到下午2時之間進行鍛煉。這個時間段,在一天之中氣溫最高,人的情緒也比較穩定,比較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