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節清心養生保健的八要素
養生保健要則可歸結為調節清心, 祖國醫學特別重視清心與養生的研究, 那么清心與養生的要素都是什么呢?隨小編一起來了解吧。
祖國醫學在發展中形成了整體觀念和辨證施治的特點,
并特別重視清心與養生的研究。
關于“清心養生”的思想,
《黃帝內經·素問》開宗明義地寫道:“其知道者,
法于陰陽,
和于術數,
飲食有節,
起居有常,
不妄作勞,
故能形與神俱,
而盡終其天年,
度百歲乃去。
”此外,
在其他醫家的思想中也有著廣泛的論述,
概其養生要則可歸結為調神清心。
1、精神內守。 養生的目的之一是使個人達到內部環境的協調與統一, 而做到這一步, 內守是十分重要的。 對此, 《養生論》作了詳細的闡述:“修性以保神, 安心以全身, 愛憎不棲于情, 憂喜不留于意, 泊然無感而體氣和平。 又呼吸吐納, 服食養身, 使形神相親, 表里俱濟也。 ”可見, 通過修性調情、呼吸吐納可以做到精神內守、心神凝定。
2、慎誡勞神。
《儔世新編·養心說》主張:“未事不可先迎,
遇事不可過憂,
既事不可留住,
聽其自樂,
應以自然,
任其自去。
此養生之法也。
”這是告誡人們要正確對待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問題,
既不為非原則的無端瑣事而憂慮焦躁,
也不為一時得失而牽腸掛肚。
如果經常焦躁不安,
患得患失,
便會傷神毀志,
損精耗氣而亡神。
正如《彭祖攝生養性論》說:“汲汲而欲,
神則煩;切切所思,
神則敗。
”心神泰然,
則氣和志達,
氣機暢疏,
血脈和利,
樂無病生。
3、和暢性情。 《彭祖攝生養性論》說:“積憂不已則魂神傷矣, 憤怒不已則魄神散矣。 喜怒過多, 神不歸室。 憎愛無定, 神不守形。 ”從這個意義上講, 只有消除有害的情志, 創造良好的心境,
4、寄托精神。
《壽親養老新書》說:“凡人平生為性,
各有所嗜之事,
見即喜之。
”故而發展興趣愛好是消除孤僻郁悶的好辦法。
有好琴棋者,
有好書畫者,
有好古玩者,
有好花木者,
各以嗜好尋求,
自得其樂。
充實的業余生活,
精神有了寄托,
能“樂以忘憂”。
閑暇之時,
到大自然中去欣賞飛瀑流泉、奇峰怪石、綠樹修竹、蟲吟鳥鳴,
能使人心曠神怡。
良好的心身狀態,
有益于機體與自然相和諧,
這對提高生命質量,
增強生命活力,
養神添壽頗為有益。
#p#副標題#e#
5、恬淡虛無。 中醫養生主張以靜為主, 恬淡以養其心, 虛無以全其神, 即老子所說的“致虛極, 守靜篤”。 恬淡即靜中有動, 外靜內動, 動而止靜, 亦莊子的“抱神以靜,
6、禁忌貪欲。
人的經濟狀況各不相同,
生活條件也有一定差異,
只能量入為出來安排生活。
老子在《道德經》中說:“知足不辱,
知止不殆,
可以長久。
”知足、知止就是人們不受利欲的引誘,
不作過分的奢求,
這既不是什么恥辱,
也不會有什么危害。
反之,
為了享樂而處心積慮地鉆營、貪婪無度,
只能是心勞力絀,
給自己背上沉重的精神負擔,
損陽折壽。
7、四時逸興。 龔廷賢《壽世保元》中說:“詩書悅心, 山林逸興, 可以延年。
8、愛神養明。
從養生的角度來講,
個人不僅要做到合理用腦,
而且還應少思寡欲。
因為“貪欲無窮忘卻精,
用心不已失元神……心若太費費則竭,
神若太傷傷則虛”。
但是“凡人不能無私”,
若能“不思衣食,
不思聲色,
不思勝負,
不思得失,
不思榮辱,
心不勞神,
但爾可得延年”。
通過對八個要素的了解, 我們應該清楚知道養生保健與調節清心對于人自身的重要性, 良好的心身對提高生命質量, 增強生命力, 養神添壽均有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