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心臟病老人如何進行合理運動

眾所周知, 心臟病是不能進行劇烈活動的, 但並不代表他們不能運動, 其實, 輕微的運動量還可以提高心臟病人的心率, 這對身體是有好處的。 然而, 當老年得了心臟病後, 他們會格外注意自己的身體, 他們也想通過運動的方式去改善自己的病情, 不過, 患了心臟病的老年人需要特別注意他們的運動方式, 否則, 會造成身體的不適, 嚴重的話, 會加重心臟病的病情哦。 以下有幾種運動方式是可以讓老人去選擇的。

1、游泳

每次不超過1小時, 每週3次

游泳是十分好的運動方式, 在運動過程中不負重, 對保護膝蓋尤其有好處。 但是對於冠心病患者來說, 游泳時間別過長, 一般來說, 長時間游泳會引起心跳過速和肌肉勞損, 從而導致頭暈、胸悶。 水溫要適宜。

另外, 水溫過涼, 會造成皮膚血管收縮, 膚色呈蒼白;在水中停留一定時間後, 體表血流擴張, 皮膚由蒼白轉呈淺紅色,

膚體由冷轉暖;停留過久, 體溫熱散大於熱發, 皮膚出現雞皮疙瘩和寒顫現象。 對於冠心病患者來說, 這些反應會造成回心血量的劇烈變化, 這種刺激有可能是致命的, 所以要選擇合適的游泳場所和時間, 以及適宜的水溫, 避免不必要的風險。

2、騎自行車

每週騎行3次, 每次騎車至少30分鐘

有研究表明, 步行、騎車和活動平板時心源性猝死率最低, 而慢跑時猝死率較高, 這主要是與運動強度有關。 所以, 對於冠心病人來說, 騎車是很好的、相對安全的運動方式。

3、 太極拳每週5次

太極拳的動作舒展緩慢, 全身肌肉放鬆, 使心臟得到充足供血, 但又不會加快心律, 加重心臟的負擔。 林秋偉說, 太極拳通過緩慢、細長、均勻的腹式呼吸,

使人體肺部的氧氣充足, 腸胃得到蠕動, 增強消化和排泄機能, 所以經常練習太極拳, 對心臟病有防治作用。

4、快步走

每天步行約3公里, 時間在30分鐘以上, 每週2-3次

走路簡單又自在, 這種全身性的運動可以提高心肌收縮力, 改善冠狀動脈粥樣硬化, 同時可降低血壓, 調節血脂, 調控血糖。 需要提醒的是, 對於腿腳不便的人來說, 快步走也可雙手使用手杖, 使運動更協調平穩。

老年人只要注意以上的幾種方式去進行運動, 相信他們也會慢慢改善自己的心臟病病情, 不斷地增強自己的體質。 不過, 老年人在運動的時候, 需要注意自己的運動量, 如果覺得太累了, 就要讓自己適當休息, 不要硬撐下去, 這樣是對老年人身體不好的。

然而, 老年人得了心臟病不僅可以通過藥物治療, 也可以通過適當的運動方式去改善病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