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高血壓有導致老年人輕度認知障礙風險

預計到2050年, 老年癡呆癥將影響全球1.15億人, 但目前還沒有經證實可降低癡呆風險的治療方法。 而美國一項新研究表明, 高血壓是癡呆前兆——輕度認知障礙的潛在風險因素, 降血壓雖不能顯著降低癡呆風險, 但會對輕度認知障礙產生可測量的影響。 相關研究28日發表在《美國醫學會雜志》上。

該研究由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資助, 目的是評估強化血壓控制對癡呆風險的影響。 研究過程中, 約9400名年齡在50歲以上的高血壓患者被隨機分為兩個群組, 分別接受血壓強化治療(將收縮壓控制在120毫米汞柱以下)和標準治療(將收縮壓控制在140毫米汞柱以下)。

隨后研究人員對這些患者進行了跟蹤研究, 他們發現, 在兩組患者被診斷患上癡呆癥的比例方面, 標準治療和強化治療之間并沒有統計學上的顯著差異。 這表明, 與標準治療相比, 強化血壓控制未導致癡呆風險明顯降低。 但研究同時表明, 強化治療降低了參與者患輕度認知障礙的風險。

美國國家老齡化研究所(NIA)所長理查德·霍茲指出, 癡呆癥是全球公共衛生領域面臨的一個巨大挑戰, 新研究雖然沒有幫助找到一種可以降低癡呆風險的干預策略, 但表明強化降低血壓可能會減少輕度認知障礙的風險, 這為科學家探索癡呆癥預防手段提供了更多途徑。 NIA高級研究員勒諾·勞納博士則表示,

作為科學家第一次嘗試研究癡呆和輕度認知障礙的可改變風險因素, 該研究具有里程碑意義。

而論文作者, 美國維克森林大學醫學院的杰夫·威廉姆森則強調, 雖然臨床試驗證明干預可顯著減少輕度認知障礙的發生, 但由于輕度認知障礙不是該研究的主要焦點, 同時強化血壓控制對長期癡呆發病率的意義也還不清楚, 因此在解釋相關研究結果時應該慎重。

[責編:王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