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耳機族堅守“60-60”原則

嘈雜環境中聽耳機最傷耳

當你說“請讓一讓”, 前面的人依然不動如山地堵著路, 很可能他是塞著耳機在聽音樂;當你問室友要不要一起去吃飯,

他一點回應都沒有, 很可能是戴著耳機在上網;當你看到迎面而來的人在自言自語並滔滔不絕的時候, 很可能他是在戴著耳機打電話……耳機的使用逐漸充斥在我們的生活中, 陳觀貴表示長時間不科學使用耳機, 很容易對聽力造成損害, 導致聽力下降。

“一般說耳機引起的聽力損害, 是噪音性損害方式。 生活環境的正常噪音應該在60分貝以下, 戴著耳機聽音樂和打電話, 容易使音量達到80-90分貝, 長時間如此可造成聽覺疲勞, 對聽力形成損傷。 而當音量高達110分貝以上, 5分鐘就可對雙耳造成不可逆傷害。 ”陳觀貴說。

那麼, 把耳機音量調小不就可以解決問題了嗎?道理是這樣, 但實際上在嘈雜的環境中, 我們經常會覺得聲音比較小, 為了覆蓋外部噪音, 增強收聽的清晰度, 不斷調大音量, 最終使音量遠遠超過聽力所能接受的程度而不自知, 長時間如此自然會引起聽力的損傷。

“60-60”原則保護聽力

陳觀貴表示, 經常使用耳機的人群應該遵守“60-60”原則, 這是比較公認的保護聽力的方法。 即使用耳機時, 音量不要超過最大音量的60%, 連續聽的時間要小於60分鐘。 “選擇耳機時, 可以挑選一些能夠阻隔外界噪音的耳機, 從而減少環境噪音對音量選擇的影響。 建議使用耳機時應儘量選擇相對安靜的環境, 這樣噪音對於不同耳機效果的影響則差別較小。

”陳觀貴說, 而一般認為頭戴式耳機比耳塞式耳機對聽力損傷要小。 當然, 最好是減少耳機的使用了。

此外, 對於時間的把握也非常重要, 最多60分鐘就要讓耳朵歇一歇。 陳觀貴提醒最好不要聽著耳機睡覺, 一旦睡著了, 長時間的聆聽會使耳膜以及聽覺神經一直處於大負荷的工作狀態, 從而損傷聽力。

“耳機族”要定期檢查聽力

“長期使用耳機的人群最好能夠定期到醫院檢查聽力。 ”陳觀貴建議, 聽力受損的過程一般都是逐步慢慢發展的, 短時間內, 一般的損傷並不影響日常生活, 因此很難引起警惕。 而噪音性損傷一般是從聲音高頻部分的損失開始。 當聽不到機械手表走動的聲音, 尖銳的聲音聽不到了。 或者打電話發現聽起來很小聲, 看電視經常要調大音量……等等狀況出現就要開始警惕了, 這是聽力受到損傷的表現。 陳觀貴強調, 一旦出現耳鳴、耳疼或者聽力下降等問題時, 最應該引起警惕, 應該在一周內前去醫院就診, 及時治療還是可以起作用的。

因為耳蝸上感受聲音的毛細胞數量是生來就決定好的, 一旦受損是不會恢復的。 所以大於三個月損傷將是永久的, 基本沒有治癒的機會。 健康用耳, 愛護聽力, 不要讓自己的耳朵提前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