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教授臨終前的真心勸告:我掉下去過的降糖坑,你們就別再踩進去了!

自2012年1月起, 得1型糖尿病24年的蘭州理工大學教授馬躍洲以mayz的ID在糖尿病論壇上發帖, 帖子一發, 即引來眾人跟帖熱捧。

之所以如此受捧, 是因為這位患者在生命最後的時光中, 仍然激勵病友樹立信心, 並給糖友提供點滴經驗和選擇。

本期我們摘編了他的一些帖子內容, 給大家做些分享。

本文作者:

蘭州理工大學教授 馬躍洲

別輕信!藥粉其實是薑粉

九幾年的一個晚上, 朋友打來電話, 要我立馬打開電視調到XX台, 只見一個姓張的老中醫正在講座, 內容是“中醫根治糖尿病”云云, 還說在太原市創立了一家糖尿病專科醫院。

儘管不太信, 但架不住朋友勸。 於是, 來到山西太原。 醫院設施簡陋, 治療方法主要是中藥湯劑和自製膠囊, 血樣需到太原的大醫院送檢。

也有些特色, 就是敦促運動並限制飲食, 每天伴隨著高音喇叭做早操、午操等, 院內餐廳盡供應些清湯寡水的所謂“糖尿病人飲食”, 儼然像一個糖尿病人集中營。

院長即電視上的張XX, 每星期接見患者一次。 接見時非常擁擠, 一點不亞于粉絲們索求歌星簽名的場面, 幾次我竟都沒能擠到跟前。

我大約住了兩個星期, 兩個小腿的正面已出現許多淤青和皮膚壞死, 院方提供了一種外洗的草藥粉末, 用以溫水泡、洗患處。 兩個星期下來, 皮膚的淤青程度發生明顯改觀。 臨走時帶了些藥,

內服藥回來後全扔了, 外洗的藥粉則繼續使用了一段時間, 用的過程中總覺得藥粉的氣味很熟悉, 某天炒菜時才忽然意識到, 對了, 是生薑!趕緊與薑粉進行了比對, 初步認定其主要成分是生薑粉末。

亂投醫, 折騰的是身體

1992年到1993年, 我除了體力不支加劇, 神經末梢炎和腰疼越來越嚴重。

神經末梢炎厲害的時候洗澡壓根不能搓, 好像皮膚缺損、直接搓在肉上一般;

夏天穿單衣, 一陣風刮來, 時有似痛似癢的感覺。

最要命的是腰疼, 站立或行走不能超過十分鐘。 記得到菜市場買一次菜, 也得蹲下來歇三次。

西醫只是要求控制好血糖。 無奈之下, 便求助於各種奇門方法, 曾做過好像叫超聲波振動按摩的理療, 幾次下來差點把人整得背過氣去。

後來在學校附近發現了一個針灸診所, 坐診的老太太給紮了幾針手針。 紮下去不到一分鐘, 困擾幾個月的腰疼竟突然消失了。 停針半小時後, 懷著“重生”的願景離開了診所。 誰知走出門不到100米, 腰疼如初。

後來找到了一家神奇的診所。 坐診的老翁鶴髮霜髯, 據說是某中醫院的退休院長。 老頭高度近視, 扎針全憑感覺, 拔針的時候得用手掃一遍才能找到針。 老頭倒是藝高人膽大, 專揀要害部位紮。 經半個月治療, 未能感覺到任何大的改善, 針眼有時還隱隱作痛, 只好放棄。

經歷了那段時期, 1994年以後病情就相對平穩了。 現在想起來, 不能完全肯定是中藥起了決定性作用, 因為啥方法都在試, 還吃過一些保健品。

不過, 也許是身體自身調節到了另一種平衡狀態。

別再糾結“治癒”

前兩天看罎子(論壇)裡有“經絡治療儀”的廣告, 甚是吃驚, 十幾年了騙子怎麼不換點新花樣?

1994年我就花400多大洋買過一台那個東東, 半年下來皮膚都燒壞了, 也未見半點效果。

罎子(論壇)裡還有一個熱帖, 試圖用“辟穀”來逆轉1型糖尿病, 只吃少量蔬菜水果。

我也曾有類似經歷, 有一次低血糖, 手邊沒有其他食物, 我硬是生生地將一整棵白菜給啃了, 同樣讓血糖恢復正常。 他的“辟穀”相當於饑餓療法, 但糖尿病是古老的疾病, 千年前的古書已有記載, 而中國古代幾乎年年鬧饑荒, 其中肯定會遇到糖尿病患者, 如能逆轉恐怕早已發現。

舉個不太恰當的比喻, 2型糖尿病相當於患了嚴重蛀牙,

1型糖尿病則相當於恒牙掉了, 徹底治癒等於要重新長出新牙, 打胰島素則是裝個假牙。 成天幻想著長出新牙顯然不可取, 安裝合適的假牙別影響吃飯和說話才是王道。 ①

看淡生死也就沒什麼看不開的了

我剛過24歲就得病, 一型的。 論壇裡面有許多一型的小孩, 十幾甚至幾歲得病的人不在少數。 其實, 無所謂幸運或不幸, 幹嗎要比呢?

健康或壽命有時就像花錢, 錢少就省著點花, 錢多的人如不珍惜往往會比錢少的人更沒錢。 年輕人不太注意身體, 那是由於可透支的生命還很多;老年人餘下的不多了, 也就特別關注健康、甚至怕死。 從這一點上說, 患糖尿病或許能使人長壽。

糖尿病也沒那麼痛苦,

血糖在4-15的範圍內大部分人感覺不到。 在所有住院病人中, 糖尿病人可能是最輕的, 所以每次住院我都感到自己很幸運。 併發症也沒那麼可怕, 我24年多, 血糖一直很不穩, 這個星期最高一次24, 還發生過兩三次輕度的低血糖。 就這樣, 併發症也不算嚴重, 至少不影響正常上班。

沒有絕對意義上的健康人。 即使身體好, 也都會有其他的煩惱,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嘛。 我有幾個忘年交前些年去世了, 兩個癌症、一個心梗, 年齡都不大, 我的導師58歲胃癌去世。

看淡生死也就沒什麼看不開的了。 當然, 認真控糖是必須的。

說說我的財富觀

畢業參加工作時, 導師送給我的簽名是:身體好、學習好、工作好。 當時很不理解, 在那個充滿豪言壯語的年代, 起碼應該把工作擺在第一位吧。直到後來患病,才知道身體乃是萬源之本,離開了健康,真是神馬都成為了浮雲。

除了健康,親情和友情是最易獲得的珍貴財富。不得不承認,某種程度上我們就是為親情而活著。收穫親情如此簡單,很少的投入即能換來巨大的回報。因為易得,許多人往往並不珍惜,就像對待空氣和水。

好的心態是另一種財富。我們糖人的健康少了一點,快樂也相應有所減少。怎麼才能讓快樂多起來?其實很簡單,降低快樂的下限即可。如同笑限很低的人,一則很普通的笑話就能讓他樂半天。

2010年學校蓋了500套新房,最小118、最大228平。按資格,住不上最大也能換個188平的。價格很便宜,每平1600元。我的現住房(108平,2000年入住)可以折每平1400元,只需補足價差。我選擇了不要,很多人不理解,被認為有病。

連同裝修下來只少要花40萬元,覺得不是出不起、而是不值當。從居住角度在住的房子已足夠了,換新房帶來的快樂遠不值40萬元,大多數人實際上是貪婪蒙蔽了雙眼。如果瞭解了我的財富觀,也就理解了我的做法。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②

覺得不錯,請分享和點贊哦↓↓↓

本文參考資料:①健康時報2013-7-29《我走過的控糖路》②2012-1-7 甜蜜家園論壇《1型老糖人的苦辣酸甜》

版權聲明:歡迎分享!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如需內容合作請致電:010-65363351

值班主任:楊小明 本期編輯:賈慧慧

起碼應該把工作擺在第一位吧。直到後來患病,才知道身體乃是萬源之本,離開了健康,真是神馬都成為了浮雲。

除了健康,親情和友情是最易獲得的珍貴財富。不得不承認,某種程度上我們就是為親情而活著。收穫親情如此簡單,很少的投入即能換來巨大的回報。因為易得,許多人往往並不珍惜,就像對待空氣和水。

好的心態是另一種財富。我們糖人的健康少了一點,快樂也相應有所減少。怎麼才能讓快樂多起來?其實很簡單,降低快樂的下限即可。如同笑限很低的人,一則很普通的笑話就能讓他樂半天。

2010年學校蓋了500套新房,最小118、最大228平。按資格,住不上最大也能換個188平的。價格很便宜,每平1600元。我的現住房(108平,2000年入住)可以折每平1400元,只需補足價差。我選擇了不要,很多人不理解,被認為有病。

連同裝修下來只少要花40萬元,覺得不是出不起、而是不值當。從居住角度在住的房子已足夠了,換新房帶來的快樂遠不值40萬元,大多數人實際上是貪婪蒙蔽了雙眼。如果瞭解了我的財富觀,也就理解了我的做法。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②

覺得不錯,請分享和點贊哦↓↓↓

本文參考資料:①健康時報2013-7-29《我走過的控糖路》②2012-1-7 甜蜜家園論壇《1型老糖人的苦辣酸甜》

版權聲明:歡迎分享!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如需內容合作請致電:010-65363351

值班主任:楊小明 本期編輯:賈慧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