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悸不寧是什麼症狀?
相信大部分人都有過心悸的經歷, 在出現心悸不寧的時候, 整個人都會非常難受, 根本沒辦法靜下心來學習和工作, 所以危害非常大, 而導致這種情況的原因很多, 比如可能和錯誤飲食有關, 另外可能是受到七情所傷, 或者是藥物中毒等因素, 心悸不甯的患者通常出現下列這些症狀。
心悸不寧是什麼症狀?
心悸的基本證候特點是發作性心慌不安, 心跳劇烈, 不能自主, 或一過性、陣發性, 或持續時間較長, 或一日數次發作, 或數日一次發作。 常兼見胸悶氣短, 神疲乏力, 頭暈喘促, 甚至不能平臥, 以至出現暈厥。 其脈象表現或數或遲, 或乍疏乍數, 並以結脈、代脈、促脈、澀脈為常見。
心悸失治、誤治, 可以出現變證。 若心悸兼見浮腫尿少, 形寒肢冷, 坐臥不安, 動則氣喘, 脈疾數微, 此為心悸重症心腎陽虛、水飲淩心的特點。 若心悸突發, 喘促, 不得臥, 咯吐泡沫痰,
辨證施治:
1.心虛膽怯
證候:心悸不甯, 善驚易恐, 坐臥不安, 少寐多夢而易驚醒, 食少納呆, 惡聞聲響, 苔薄白, 脈細略數或細弦。 治則:鎮驚定志, 養心安神。 主方:安神定志丸。
可加琥珀、磁石重鎮安神。
2.心脾兩虛
證候:心悸氣短, 頭暈目眩, 少寐多夢, 健忘, 面色無華, 神疲乏力, 納呆食少, 腹脹便溏, 舌淡紅, 脈細弱。 治則:補血養心, 益氣安神。 主方:歸脾湯。
若心悸氣短, 神疲乏力, 心煩失眠, 五心煩熱, 自汗盜汗, 胸悶, 面色無華, 舌淡紅少津, 苔少或無, 脈細數, 為氣陰兩虛, 治以益氣養陰, 養心安神, 用炙甘草東加減。 氣虛甚者加黃芪、黨參;血虛甚者加當歸、熟地;陽虛甚而汗出肢冷, 脈結或代者,
3.陰虛火旺
證候:心悸易驚, 心煩失眠, 五心煩熱, 口幹, 盜汗, 思慮勞心則症狀加重, 伴有耳鳴, 腰酸, 頭暈目眩, 舌紅少津, 苔薄黃或少苔, 脈細數。 治則:滋陰清火, 養心安神。 主方:黃連阿膠湯。
腎陰虧虛、虛火妄動、遺精腰酸者, 加龜板、熟地、知母、黃柏, 或加服知柏地黃丸, 滋補腎陰, 清瀉虛火。 陰虛而火熱不明顯者, 可改用天王補心丹滋陰養血;養心安神。 心陰虧虛、心火偏旺者, 可改服朱砂安神丸養陰清熱、鎮心安神。
若陰虛夾有瘀熱者, 可加丹參、赤芍、丹皮等清熱涼血, 活血化瘀。 夾有痰熱者, 可加用黃連溫膽湯, 清熱化痰。
4.心陽不振
證候:心悸不安, 胸悶氣短, 動則尤甚, 面色蒼白, 形寒肢冷, 舌淡苔白, 脈虛弱, 或沉細無力。 治則:溫補心陽, 安神定悸。 主方: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
大汗出者, 重用人參、黃芪, 加煆龍骨、煆牡蠣、山萸肉, 或用獨參湯煎服;心陽不足、寒象突出者, 加黃芪、人參、附子益氣溫陽;夾有瘀血者, 加丹參、赤芍、桃仁、紅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