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谷草轉氨酶是什么意思

谷草轉氨酶是分布在心肌、肝臟以及骨骼肌等組織上, 是血清的主要成分, 正常情況下, 谷草轉氨酶的濃度是在0-40之間, 出現谷草轉氨酶異常的情況, 一般是肝細胞受損的情況引起的, 需要患者進行病情的檢查, 然后根據病情去選擇治療的方法, 而且要調整自己的飲食問題, 大家可以了解谷草轉氨酶的臨床意義。

谷草轉氨酶(AST)主要分布在心肌, 其次是肝臟、骨骼肌和腎臟等組織中。 正常時血清中的AST含量較低, 但相應細胞受損時, 細胞膜通透性增加, 胞漿內的AST釋放入血, 故其血清濃度可升高, 臨床一般常作為心肌梗死和心肌炎的輔助檢查。 谷草轉氨酶的正常值為0~40單位/升, 當谷草轉氨酶明顯升高, 谷草轉氨酶/谷丙轉氨酶(ALT)大于1時, 提示有肝實質的廣泛損害, 預后不良。

臨床意義

1.在急性病毒性肝炎時, 血清AST活性可明顯增高, 一般為正常參考值上限的10~30倍, 不高于同時測定的血清ALT活性。 當血清AST活性增高持續超過ALT活性時, 提示肝炎病變呈慢性化和進展性。

2.肝硬化、肝癌、肝淤血、膽道梗阻可正常或輕度升高。

3.AST在心肌細胞中含量最高, 心肌梗死時血清AST活性增高, 在發病后6~8小時血清AST活性開始上升, 18~24小時達高峰,

AST活性峰值與梗死灶大小成正比。 若無新的梗死發生, 4~5天后酶活性恢復正常;若再次上升則提示梗死灶擴大或有新的梗死發生。

4.肌炎、擠壓綜合征、肌肉損傷、腎炎及肺炎等也可引起血清AST活性升高。

結合AST/ALT的比值, 可以進一步對肝臟疾病進行一些判斷,

當比值1, 特別是>2時, 表明主要是壞死型的嚴重肝臟疾病。

5.其他:部分對肝有毒性作用的藥物如魯米那、安定、非那西汀、呋喃類等可使AST濃度升高。

正常參考值

0~40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