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空青丸的功效與作用

你知道空青丸嗎, 相信有許多人都有接觸過, 因為空青丸的用途是比較廣泛的。 空青丸裡面包含有幾種不同類型的中藥材, 對人體的健康十分的有益處, 一起來看一下。

【處方】 空青15克(燒過, 細研)赤茯苓30克 甘菊花15克 覆盆子30克 枸杞子30克 羚羊角屑15克 羌活23克 人參23克(去蘆頭)槐子23克(微炒)車前子15克 玄參23克 決明子30克 楮實30克(水淘去浮者, 微炒)

【制法】 上藥搗羅為末, 入空青;研令勻, 煉蜜和丸, 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治黑風內障, 肝腎風虛, 上焦客熱, 昏暗不見物。

【用法用量】 每子食後以竹葉湯下20丸。

【摘錄】 《太平聖惠方》卷三十三

【處方】 空青(研細, 水飛)1分, 珍珠末1分, 犀角屑半兩, 防風(去叉)半兩, 羚羊角屑半兩, 升麻(銼)半兩, 防己半兩, 人參1兩, 麥門冬(去心, 焙)1兩, 茺蔚子1兩, 陽起石(研細)1兩, 前胡(去蘆頭)1兩, 虎睛1對。

【制法】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 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肝腎久虛, 目睹, 漸生翳膜。

【用法用量】 每服5丸, 加至10丸, 麥門冬煎湯送下, 溫椒湯亦得。

【摘錄】 《聖濟總錄》卷一○二

【處方】 空青半兩(別研, 飛過), 決明子(炒)2兩, 菟絲子(酒浸, 別搗為末)2兩, 茺蔚子1兩, 五味子(炒)1兩, 細辛(去苗葉)1兩, 蔓荊實1兩, 柏子仁(別研)1兩, 防風(去叉)1兩, 蒺藜子(炒, 去角)1兩, 枸杞子1兩, 石龍芮1兩, 人參1兩(去蘆頭)。

【制法】 上為細末, 入空青研勻, 煉蜜為丸, 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眼目昏暗, 漸變內障。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 食後以竹葉湯送下,

1日3次。

【摘錄】 《聖濟總錄》卷一一二

【處方】 空青(燒過, 研細)1分, 商陸1分, 知母1分, 狸骨(炙黃)1分, 桔梗(去蘆頭)1分, 礜石(泥裹燒半日, 研細)1分, 防風(去蘆頭)1分, 荏子1分, 白礬(燒令汁盡)1分, 蛇蛻皮(燒灰)1分, 白芷1分, 赤芍藥1分, 斑蝥(以糯米拌炒, 令米黃為度, 去頭翅足)1分。

【制法】 上為末, 煉蜜為丸, 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狼瘺。 頸項結腫, 發歇疼痛, 時作寒熱。

【用法用量】 每服3丸, 空心以醋湯送下。

【摘錄】 《聖惠》卷六十六

【處方】 空青半兩(燒過, 細研), 赤茯苓1兩, 甘菊花半兩, 覆盆子1兩, 枸杞子1兩, 羚羊角屑半兩, 羌活3分, 人參3分(去蘆頭), 槐子3分(微炒), 車前子2分, 玄參3分, 決明子1兩, 楮實1兩(水淘去浮者, 微炒)。

【制法】 上為末, 入空青研令勻, 煉蜜為丸, 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黑風內障。 肝腎風虛,

上焦客熱, 昏暗不見物。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 食後以竹葉湯送下。

【摘錄】 《聖惠》卷三十三

【處方】 空青(研)3兩, 羚羊角(鎊)1兩半, 馬蹄決明子1兩半, 茯神(去木)1兩半, 枳殼(去瓤, 麩炒)1兩半, 大黃(銼, 炒)1兩半, 青葙子1兩半, 地膚子1兩半, 龍膽1兩半, 車前子1兩半, 黃連(去須)1兩半(一方用3兩)。

【制法】 上為末, 煉蜜為丸, 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益血脈, 鎮肝火。 主目昏暗。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 食後米飲送下, 1日2次。

【摘錄】 《聖濟總錄》卷一○八

【處方】 空青(研如粉)1兩, 五味子1兩, 細辛(去苗葉)1兩, 石決明(刮, 洗, 搗研)1兩, 車前子1兩, 生幹地黃(焙)2兩, 防風(去叉)2兩, 知母(焙)2兩。

【制法】 上為末, 煉蜜為丸, 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內障沉翳。

【用法用量】 先以金針撥之, 然後每服20丸, 空心茶湯送下。

【摘錄】 《聖濟總錄》卷一一二

以上就是關於空青丸的相關小常識, 其實生活中有許多的養生小常識都是我們不知道的, 我們平時可以多多瞭解一些, 就能很容易的達到養生的效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