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石參圖片功效

石參俗稱絲瓜參、百石參。 石參又別名石參莖, 其別名為貓尾草, 別稱貓尾射、布狗尾, 為蝶形花科綠色植物。 石參里邊帶有的一些成份, 能夠 具有清熱解毒也有祛毒的功效, 并且還能夠持續和消疼, 針對一些咳嗽或是是肺痛嘔血的病人, 都是有很好的痊愈的作用。

形狀特點

一般身長25~30公分, 略呈橢圓型。 口偏重于腹面, 有觸手tv20個。 肛門口偏于反面, 周邊有5個石灰質小齒。 反面突起光潔, 有稀少的管足。 腹面平整, 管足排成3縱帶, 正中間一帶偏稀, 排出去較寬。 體色轉變很大, 一般反面為棕褐色或紫褐色, 并有很多灰白不規律的橫斑, 肛門口灰白, 腹面色調偏淺。

干片身長扁圓。 背部開膛破肚。 背部淺灰黑色, 兩邊下沿及腹部均為乳白色間帶淡黃色。 無肉刺, 背部有疣狀凸起, 腹部有粉末狀石灰質層。 一般按單只凈重分成三種規格型號。 大的每500克15只, 中的25只, 小的50只以上。

以體條詳細、肉質地偏厚、腹部石灰粉層薄、不碎肚、無爛孔的為佳品。

經濟價值

綠色生態使用價值

石參耐貧乏、旱災, 根莖比較發達, 合適不宜林地種植, 能維持土水。 石參根莖有腐病, 具備固氮作用。 建議在沙土地、旱山地上種植。 在油茶樹幼林期內種石參, 既能開維持土水的功效, 又有經濟效益。

功效與作用

北有山參, 南有石參”, 由此可見石參之使用價值。 石參狼把草帶有黃酮類甘、糖原和水果酵素及維他命。 根具備助脾消化吸收的作用, 狼把草能散血活血、清熱化痰, 并有除蟲功效。 狼把草主冶小兒疳積、小孩發育不全、脾結不動、咯血嘔血、小便帶血便血、咳嗽有痰、胸部壓悶、登革熱病忽寒忽熱、血絲蟲病等。

(1)石參的關鍵成分含黃胴甙, 有清熱去火、活血、消疼之作用。 對治咳嗽、肺痛、嘔血、咯血、小便帶血、脫肛、子宮下垂、瘡毒、胃病及十二指腸潰瘍均有一定功效。 《本草綱目》記述石參根:滋陰補腎、補陰、清肝火祛濕, 對失眠、夢多有一定功效。

(2)用石參根作湯底, 口味與眾不同, 醇厚芳香, 讓人吃完意猶未盡, 常喝能冶療疲勞過度、腰腿酸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