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吃青豆蝦仁”的5個不同結局
中德心理醫院主任醫師 盧林 繪圖夏晶晶
5個小朋友在幼稚園吃了青豆蝦仁, 都感覺非常好吃, 也都希望回家後能再吃。
A小朋友回家後,
B小朋友回家後, 也跟媽媽說:“媽媽, 我要吃青豆蝦仁!”B媽正忙著自己的事, 心不在焉地說:“好, 讓奶奶去做!”, 孩子似乎沒有被拒絕, 他不能抱怨什麼, 但悶悶不樂, 一會也悶悶不樂地吃青豆蝦仁。
C小朋友回家後, 也跟媽媽說:“媽媽, 我要吃青豆蝦仁!”C媽很為難,
D小朋友回家後, 也跟媽媽說:“媽媽, 我要吃青豆蝦仁!”D媽說:“我們家窮成這樣, 你還只想著吃好的, 和你那個沒出息的爸一樣!”。 孩子感到很挫敗, 非常沮喪。
E小朋友回家後, 也跟媽媽說:“媽媽, 我要吃青豆蝦仁!”E媽說, “哦, 青豆蝦仁啊!為什麼想吃這個呢?”, E說“今天在幼稚園吃的, 很好吃。 媽媽, 我還要吃!”“真的是營養豐富的好菜!”E媽同意地說, 但感到有些為難, 想了一會, 蹲下來, 看著E的眼睛, 真誠地商量:“家裡今天有青豆, 沒有蝦仁, 現在去買有點晚了(或媽媽還有點別的事來不及去買等等), 要不, 我們今天就吃你最愛吃的青豆炒肉(或別的孩子愛吃的做法), 營養也很豐富。 明天媽媽做青豆蝦仁給你吃好不好, (我們讓爸爸也看看好不好吃, 好不好?)”。
有一千對孩子和媽媽, 就又一千種交流的模式, 基本上都在講著好孩子和好媽媽, 壞孩子和壞媽媽的故事, 只是程度上的不同。 好孩子和好媽媽, 壞孩子和壞媽媽的故事不停地在上演, 幫助孩子形成對自己的看法以及對外在世界的看法, 建構孩子的心理基礎及人格特質。 我們將分享從日常生活中摘取的一些小細節, 看看媽媽是如何在不經意間影響了孩子, 又是如何影響孩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