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蒺藜的功效與作用 蒺藜的治病配方

導語:蒺藜, 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 全株密被灰白色柔毛。 主要藥物療效為平肝解鬱, 活血祛風, 明目, 止癢。 辛、苦, 微溫;有小毒, 歸肝經。

蒺藜的功效:

1、腰脊痛。 用蒺藜子搗成末, 加蜜做成丸子, 如胡豆大, 每服二丸, 酒送下。 一天服三次。 2、通身浮腫。 有杜蒺藜每日煎湯洗。

3、大便風秘。 用蒺藜子(炒)50克、豬牙皂莢(去皮、酥炙)25克, 共研為末。 每服5克, 鹽茶湯送下。

4、月經不通。 有杜蒺藜、當歸, 等分為末。 每服15克, 米湯送下。

5、難產(胎在腹中, 胞衣亦不下;或者胎死)。 用蒺藜子, 貝母各200克, 共研為末, 米湯沖服15克。 過一會如仍不下, 可再次服藥。

6、蛔蟲病。 用初秋採集的蒺藜子, 陰乾收存。 每服一匙, 一天服三次。

7、多年失明。 用初秋採集的蒺藜子, 陰乾搗成散, 生前了一匙, 飯後服, 水送下。 一天服二次。

8、牙齒動搖。 用蒺藜去角, 生研25克, 加水淡漿水半碗, 鹽少許, 溫時漱口, 甚效。 或以蒺藜根燒灰貼牙, 亦能固齒。

9、鼻塞多年,

不聞香臭。 用蒺藜兩把, 加水一大碗煮取半碗, 先令病人仰臥。 滿口含飯。 隨好以藥汁一合灌入鼻中, 如不通, 可再灌。 至鼻中噴出一、兩個小肉坨(息肉)子, 病即愈。

10、面上瘢痕。 用蒺藜子、山梔子各一合, 共研為末。 加醋調勻。 夜塗臉上, 清晨洗去。

11、白癜風。 用白蒺藜子300克, 生搗為末。 每服10克, 熱水送下。 一天服二次。 一月後斷根。 服至半月時, 白處見紅點, 即預示有效。

12、疔腫。 用蒺藜子一升, 火熬, 搗爛, 以醋調勻封瘡上。 拔根即愈。

13、蠼螋尿瘡。 用蒺藜葉搗爛敷患處。 如無葉, 可用子代替。

蒺藜的作用:

水浸液、乙醇一水浸液及30%乙醇浸液對麻醉動物均有降壓作用。 灰分中鉀鹽及生物鹼成分有利尿作用。 生物鹼成分和水溶部分對大鼠小腸蠕動有抑制作用。

這一作用與乙醯膽鹼有對抗性。 此外生藥提取物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和大腸桿菌的生長有抑制作用。 生藥所含硝酸鉀透入體內還原成亞硝酸鉀, 可引起高鐵血紅蛋白而產生窒息。 其生物鹼成分除具有上述作用外, 對大鼠還有中樞興奮作用, 劑量50毫克/公斤可引驚厥, 20毫克/公斤, 可明顯降低大鼠腎上腺中維生素C含量、升高血糖、膽固醇及腎腺皮質激素的血藥濃度。

蒺藜的治病配方:

1、身體風癢, 燥澀頑痹:蒺藜四兩(帶刺炒, 磨為末), 胡麻仁二兩(泡湯去衣, 搗如泥), 葳蕤三兩, 金銀花一兩(炒磨為末)。 四味煉蜜為丸。 早晚各服三錢, 白湯下。 (《方龍潭家秘》)

2、眼疾, 翳障不明:蒺藜四兩(帶刺炒), 葳蕤三兩(炒)。 共為散。 每早服食後三錢, 白湯調服。 (《方龍潭家秘》)

3、胸痹, 膈中脹悶不通或作痛:蒺藜一斤, 帶刺炒, 磨為細末。 每早、午、晚各服四錢, 白湯調服。 (《方龍潭家秘》)

4、通身浮腫:杜蒺藜日日煎湯洗之。 (《聖惠方》)

5、奔豚疝瘕:蒺藜十兩(帶刺炒), 小茴香三兩(炒), 乳香、沒藥各五錢(瓦上焙出汗)。 俱為末, 每服三錢, 白湯調服。 (《方龍潭家秘》)

6、急引腰脊痛:搗蒺藜子末, 蜜和丸。 酒服如胡豆大二丸, 日三服。 (《外台》)

7、氣腫痛:蒺藜子一升, 熬令黃, 為末, 以麻油和之如泥, 炒令焦黑, 以敷故熟布上, 如腫大小, 勿開孔貼之。 幹易之。 (《千金方》蒺藜散)

8、乳脹不行, 或乳岩作塊腫痛:蒺藜二、三斤, 帶刺炒, 為末。 每早、午、晚, 不拘時, 白湯作糊調服。 (《方龍潭家秘》)

9、經:當歸、杜蒺藜各等分。 上為末, 米飲湯調服, 食前。 (《儒門事親》當歸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