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嬰健康

嬰兒哺乳量

嬰兒的哺乳量跟嬰兒的體重是有關系的, 如果嬰兒剛出生, 哺乳量是比較少的, 但是需要哺乳的次數比較多的, 我們應該要按照嬰兒的發育來判斷哺乳量。 初生兒胃部容量是30~35ml, 一般是哺乳100毫升左右就可以了, 而隨著嬰兒的發育, 哺乳量會逐漸上升, 我們就需要多吃一些促進奶水的分泌。

嬰兒母乳喂養量標準

新生寶寶胃容量很小(初生兒胃容量為30~35ml, 3個月約為100ml, 6個月為200ml, 1歲為300~500ml), 同時胃液分泌量少。 胃的排空時間則隨食物的種類和性質不同而不同, 母乳喂養, 胃的排空時間為2~3小時, 牛奶喂養則為3~4小時, 水為1~2小時。

嬰兒出生的前幾天, 奶量可按嬰兒每公斤體重計算, 每日給100~200毫升, 因牛奶不易消化, 要兌水, 比例可為4:1、3:1、3:2、2:1、1:1。 如二份奶兌一份水則為300(360)毫升奶+150(160)毫升水, 總量為450~480毫長, 分成7~8次服用, 每頓為60~70毫升。 奶中加奶量5%的糖, 在五、六個月均按此比例增加。 嬰兒15天到滿月,

如消化正常, 可吃純奶, 近每公斤體重100~150毫升, 每頓約吃60~100毫升。

怎么判斷寶寶是否吃飽

如果單純依靠母乳喂養, 嬰兒的24小時小便次數達6次以上, 是奶量充足、嬰兒吃飽的一種表現。

如果每天24小時的小便次數不足5次, 就說明奶量不足, 嬰兒沒有吃飽。 由母乳喂養的嬰兒大便的形狀是黃油油的軟便,

每天大便2—4次, 這表明奶量充足, 嬰兒吃飽了。

如果母乳喂養的嬰兒大便量少, 并呈綠色泡沫便, 這說明母親的奶量不足, 寶寶沒有吃飽。 嬰兒體重的變化狀況, 往往能表明寶寶是吃飽了還是饑餓。 6個月內的嬰兒, 平均每月增加體重600克或至少每周遞增125克。 大于6個月的嬰兒平均每月體重增加500克。 這些可說明母乳充足, 嬰兒吃得飽。

在喂養嬰兒的過程中一定要采取正確的方式, 平時也一定要多觀察嬰兒的體重, 如果嬰兒的體重達不到標準或者相差比較大的話, 排除了發生疾病的可能性, 那說明喂養奶量是不足的, 嬰兒肯定是吃不飽的, 因為只有寶寶吃飽了才會有好的情緒才能夠表現出愉快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