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什麼是“情緒中暑”嗎?
現代醫學研究也表明, 高溫天氣會影響人體下丘腦的情緒調節中樞, 從而給人們的心理和情緒帶來負面影響。 據測算, 在正常的人群中, 約有16%的人會在夏季出現“情緒中暑”。
“情緒中暑”對夏季養生危害甚大。 特別是老年人, 由於“發火”會造成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血壓升高, 甚至會引發猝死。 所以, 老年人一定要注意以下幾點來防止“情緒中暑”的發生:
第一, 要“靜心”養生。 俗話說:“心靜自然涼。 ”嵇康《養生論》中對炎炎夏季有其獨到見解, 認為夏季炎熱, “更宜調息靜心, 常如冰雪在心, 炎熱亦於吾心少減, 不可以熱為熱,
第二, 要保證睡眠。 情緒與睡眠亦密切相關。 睡眠不足, 心情會變得急躁。 經常作息顛倒或長期熬夜的人, 通常情緒也不穩定。 因為夜間11點至淩晨1點是臟腑氣血回流的時間, 此時, 血回流到肝臟準備儲存精氣(能量), 如果不睡, 能量無法被貯藏, 就會肝盛陰虛, 陰陽失和。 故夏季應安排好足夠的睡眠時間, 有條件的, 尤其是老人中午最好休息30~60分鐘。
第三, 要調劑好飲食。 日常膳食應儘量減少進食油膩食品, 多吃一些清淡的食物, 不僅能防暑, 還能增進食欲。
第四, 居室要注意通風。 通風可迅速散去人體周圍的熱氣及減少室內空氣污染, 使人產生涼快的感覺。 早晚室外氣溫低, 打開門窗, 以保持室內空氣清新、涼爽。 中午室外氣溫高, 應將門窗緊閉, 拉上窗簾, 啟動風扇、空調, 陰涼的環境能使人心靜神安。
第五, 早晚外出活動。 不要在封閉空間內待得太久,
第六, 要注意養氣。 日常生活應保持不急不緩、心平氣和的狀態。 中醫養生注重“氣和”, 如果“氣”的運行紊亂, 不夠自然流暢, 身心都易致病。 日常生活中, 行住坐臥都要保持不急不緩的動作, 讓呼吸均勻有序, “氣”自然就會“和”。 “氣”順了, 轉化為足夠的能量, 身心舒展放鬆, “心”自然就平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