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這個創傷竟愛纏上寶寶!
凍瘡是冰點以上的低溫與高濕度聯合(濕冷環境)暴露所致的一種局限性炎性紅斑損害, 氣候生暖後自愈。 通俗一點說, 在濕冷的環境裡, 人身體的血液流通不暢, 凍瘡即會出現。
也就是說, 當身體較長時間處於低溫和潮濕的環境, 人體表面的血管發生痙攣, 血流量減少, 組織缺血、缺氧, 細胞受到損傷, 尤其是血液迴圈差的手指和腳趾就容易長凍瘡。
在寒冷天, 寶寶容易長凍瘡, 這是由氣候因素、生理因素、穿著因素等決定的。
氣候因素:寒冷的天氣, 包括空氣的濕度、流速和天氣驟變等, 潮濕和風速都會影響身體的散熱。
生理因素:寶寶的體表面積與公斤體重之比相對成年人來講較大, 這決定了寶寶皮膚散熱快、耗熱多的特點。 寶寶的皮膚對外界環境的溫度變化也比成年人更為敏感。 當溫度低於10℃, 皮下小動脈收縮, 靜脈血液回流不暢, 形成寶寶凍瘡。 此外, 寶寶皮膚組織的含水量較成人高, 也是寶寶易發凍瘡的原因。
穿著因素:比如鞋襪過緊、長時間站立不動或者長時間浸泡在涼水中均可使血液迴圈發生障礙, 導致凍瘡。
為什麼有的寶寶每年都生凍瘡?
醫生指出, 有些寶寶年年生凍瘡, 原因多為寶寶的皮膚表面溫度低於其他寶寶, 末梢迴圈比一般人差, 部分寶寶的營養不良也會加重末梢迴圈障礙。
如何治療寶寶凍瘡?
未破潰者:可以用一些促進血液迴圈的藥物, 如辣椒酊、維生素E軟膏、10%樟腦軟膏, 必要時可內服血管擴張劑如煙酸。 特別提醒:寶寶口服劑量記得在醫生指導下服用!
有破潰者:可以用一些5%硼酸軟膏、紅黴素軟膏。
此外, 寶媽們不要盲目地用揉搓或者熱水泡來自行治療凍瘡, 因為力量或者溫度控制不好, 很容易使寶寶的皮膚組織受到二次打擊, 甚至發生感染, 如果擦抹藥膏不見好轉, 應及時到醫院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