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辣蓼草的功效與作用

【出處】出自《江蘇植物志》

【拼音名】Là Liǎo Cǎo

【別名】辣蓼、酸模葉蓼、旱苗蓼、苦蓼大馬蓼、白辣蓼

【來源】

藥材基源:為蓼科植物柳葉蓼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olygonum lapathifolium L.var.Sali-cidolium Sibth.

採收和儲藏:夏、秋間採收, 晾乾。

【藥理作用】

1.抑菌作用 辣蓼(品種未鑒定)煎劑20-60%對各種痢疾桿菌於試管內均有抑制作用。

2.外用 新鮮或乾燥辣蓼全草的流浸膏或煎劑塗於皮膚, 能預防小白鼠感染血吸蟲尾蚴。

【性味】辛;性溫

【功能主治】解毒;健脾;化濕;活血;截瘧。 主瘡瘍腫痛;暑濕腹瀉;腸炎痢疾;小兒疳積;跌打傷疼;瘧疾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 10-20g。

【附方】治痢疾:辣蓼一把。 曬乾, 濃煎溫服。

(性味以下出《江蘇藥材志》)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