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打亂節奏胃就犯病 專家教您如何保“胃”

親友相聚, 大吃大喝;早餐不吃, 晚餐大補;加班加點, 廢寢忘食……生活中, 我們的胃常會遭遇“極端”待遇, “變形”生存, 導致急性腸胃炎、酒精中毒、胃出血等胃病接踵而來。 英國《每日郵報》近日刊文呼籲, 養胃要從生活細節入手。 《生命時報》特邀專家, 教您如何保“胃”。

各年齡段都被胃病困擾

胃位於人體左上腹區域, 它就像一個布袋, 能儲藏和消化食物, 彈性也很好。 食物在胃的蠕動和消化酶的分解下, 得到充分攪拌和混合, 變成利於腸道消化和吸收的粥狀混合物。 一般情況下, 水只需要幾分鐘即可被排空, 糖類約需2個小時,

蛋白質和脂肪需要的時間則相對較長。

我們的胃看似強大, 能消化酸甜苦辣各種味道, 軟、硬各種食物, 但它遠比我們想像的脆弱。 我國是“胃病大國”, 在13億人口中, 腸胃病患者約有1.2億。 同時, 我國胃癌的發病率目前在所有惡性腫瘤中占第二位, 死亡率高居第三位。 更為嚴峻的是, 目前我國每年胃癌新發病例超過42萬例, 占到全球新發病例總數的42%, 居全球首位。

“胃是消化系統中最易受傷的器官。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消化科主任張聲生說, 胃病在生活中是種常見病, 每個人都或多或少出現過胃脹、胃痛等不適。 尤其是近年來, 胃病發病年輕化, 越來越多的人年紀輕輕就患上了胃病。 資料顯示, 19歲~35歲青年人胃癌發病率比30年前翻了一番。

“與此同時, 我國胃病發病還有自己的特點, 呈現出三個趨勢和規律。 ”張聲生表示, 一是患病年齡廣。 各個年齡階段的人群都可能患上胃病。 年輕人以非萎縮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等多見, 中老年人以慢性萎縮性胃炎及胃癌前病變等為主。 二是成為職業病。 眾多職業中, 教師、記者、司機等職業是胃病的“重災區”。 三是地域性明顯。 生活條件差的地區, 飲食衛生狀況相對落後, 胃病的發病率也較高。

六種“變形”侵蝕胃健康

張聲生說, 胃是一個講原則的器官, 工作講究“朝九晚五”和“規矩分明”, 比如, 進食得定時、定量、有順序等。 一旦節奏打亂, “變形”了, 其功能受到影響, 胃部疾病就會找上門來。

彈簧胃。 “餓扁了”、“吃撐了”是不少上班族的飲食常態,

這種饑一頓飽一頓的進食規律, 使胃該休息時沒休息, 該運動時不運動, 而是像彈簧一樣被不斷“擠壓”。 張聲生表示, 餓得太久, 胃酸增多, 會損害胃黏膜, 導致胃糜爛甚至胃潰瘍;吃得過飽, 會加重胃負擔, 導致胃下垂, 出現消化不良。 同時, “彈簧胃”的胃內感知也會發生變化, 比如, 還沒吃就感覺飽了, 從而影響正常進食。

壓力胃。 現代人生活、工作壓力大, 很容易觸動消化系統的“神經”, 漸漸招來胃病。 “在中青年群體中, 因精神壓力大導致的功能性消化不良占絕大多數。 ”張聲生表示, 胃腸道是最能表達情緒的器官, 長期處於緊張和壓抑的情緒中, 會引起神經調節紊亂, 削弱胃粘膜保護屏障功能,

造成胃功能受損, 導致慢性胃病。

煙酒胃。 聚餐時, 少不了以酒助興, 但酒精中的乙醇卻能對胃黏膜造成強烈的刺激, 久之可使胃黏膜充血、水腫甚至糜爛, 發生胃炎、胃出血。 尤其是原本就有消化道疾病的人群, 更易因天寒、抵抗力下降、飲酒等原因導致胃病發作。 同時, 煙草也是胃的一個勁敵。 煙草中的尼古丁、焦油和其他化學物質, 會刺激胃黏膜, 使鹽酸分泌增加, 導致胃炎或潰瘍的發生。

垃圾胃。 大魚大肉、油炸等高脂肪食物, 會給我們的胃造成巨大的消化負擔。 瑞典一項研究顯示, 食用過多加工的肉類食品, 例如鹹肉、香腸、熏肉, 會增加患胃癌的風險。 張聲生說, 相比水果蔬菜而言, 高脂食物更難消化。 一旦消化不了, 就會出現消化不良或胃食管反流等情況。

熬夜胃。 胃黏膜上皮細胞的壽命很短, 平均2~3天就要更新再生一次, 這個過程一般是在夜間胃腸道休息時進行的。 如果經常熬夜, 胃腸道得不到必要的休息, 胃黏膜的修復能力就會受到影響。 此外, 有些熬夜的人還喜歡吃些宵夜, 這些食物停滯在胃中, 會促使胃液大量分泌, 對胃黏膜造成刺激, 易導致胃黏膜糜爛、潰瘍等。

藥物胃。 大量臨床資料顯示, 許多藥物會直接或間接地損傷胃粘膜, 引起炎症和潰瘍。 比如, 阿司匹林和布洛芬等藥物, 如果不經醫囑長期大量使用, 會對胃腸造成刺激、損傷, 逐漸引起急性胃粘膜病變。

胃病七分靠養

俗話說, 胃病三分在治, 七分靠養。 “養胃”的關鍵在於日常生活細節。

首先, 規律飲食。 生活中, 要儘量做到三餐定時、定量, 避免饑一頓飽一頓。 一般情況下, 三餐最好在以下時間進行:早餐6:30~8:30, 午餐11:30~13:30, 晚餐18:00~20:00。 外出就餐時, 每次少盛一點, 吃飯前喝杯水或是喝碗湯, 都可避免吃撐。

其次, 搭配飲食。 多吃蔬果、魚肉, 常喝牛奶, 適量吃些粗糧;少吃醃制、煙熏和辛辣食物;戒煙限酒, 不喝濃茶、咖啡。

再次, 適當運動。 飯後立馬坐著或躺下容易讓胃酸逆流到食道, 建議飯後站立或散步半小時左右, 若有飽脹感, 可在腹部順時針按摩10~20圈。

最後, 心情愉悅。 好心態不僅有助緩解焦慮的情緒, 還有利於改善胃腸功能, 這就是為什麼有的人一緊張就胃痛的原因, 建議生活中保持開朗、樂觀, 不生悶氣。

五個處方緩解胃不適

針對吃太飽、生悶氣、吃太涼、飲酒多、吃太辣等常見原因導致的胃部不適, 張聲生還為大家開出了五張處方。

吃太飽喝陳皮山楂茶。取陳皮10克、炒山楂10克,用開水沖泡代茶飲。陳皮和炒山楂都有消食化滯的作用,即使胃部沒有不適,也可每天飲用,保證腸胃通暢。

生悶氣時喝“二花茶”。取合歡花6克、三七花6克,開水沖泡代茶飲。合歡花和三七花都有解鬱疏肝的作用,能緩解因焦慮、緊張所造成的胃部不適。

吃涼了喝“蘇白茶”。取蘇葉5克、白豆蔻10克,開水沖泡代茶飲。蘇葉有散寒溫中、行氣和胃的功能,白豆蔻有良好的芳香健胃作用,能促進胃液分泌。

飲酒過多喝葛根花茶。取葛根花5克、陳皮10克,開水沖泡代茶飲。葛根花具有解酒的功效,陳皮能輔助理氣消食。

吃辣前喝優酪乳。如果當天飲食太辣,記得飯後馬上喝一杯優酪乳,牛奶可以在胃裡形成一層良好的保護膜,防止辣食直接接觸胃壁,起到降低傷害的作用。

最後,需要提醒的是,患有慢性胃病的老年人,在以上事項的基礎上,還要特別注意胃部的保暖,以防腹部著涼,引發胃痛或加重舊病。▲

張聲生還為大家開出了五張處方。

吃太飽喝陳皮山楂茶。取陳皮10克、炒山楂10克,用開水沖泡代茶飲。陳皮和炒山楂都有消食化滯的作用,即使胃部沒有不適,也可每天飲用,保證腸胃通暢。

生悶氣時喝“二花茶”。取合歡花6克、三七花6克,開水沖泡代茶飲。合歡花和三七花都有解鬱疏肝的作用,能緩解因焦慮、緊張所造成的胃部不適。

吃涼了喝“蘇白茶”。取蘇葉5克、白豆蔻10克,開水沖泡代茶飲。蘇葉有散寒溫中、行氣和胃的功能,白豆蔻有良好的芳香健胃作用,能促進胃液分泌。

飲酒過多喝葛根花茶。取葛根花5克、陳皮10克,開水沖泡代茶飲。葛根花具有解酒的功效,陳皮能輔助理氣消食。

吃辣前喝優酪乳。如果當天飲食太辣,記得飯後馬上喝一杯優酪乳,牛奶可以在胃裡形成一層良好的保護膜,防止辣食直接接觸胃壁,起到降低傷害的作用。

最後,需要提醒的是,患有慢性胃病的老年人,在以上事項的基礎上,還要特別注意胃部的保暖,以防腹部著涼,引發胃痛或加重舊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