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殼煮水的功效 荔枝殼煮水止咳治濕疹
荔枝殼煮水有止咳治濕疹的功效, 荔枝吃完後不要將殼扔掉了哦, 荔枝殼可是很好的東西, 各位吃貨, 不僅是荔枝, 荔枝殼的藥用價值也相當高。 荔枝殼出自《本草蒙筌》。 為無患子科植物荔枝的外果皮。 性味苦, 寒。 入心經。 藥材為乾燥的外果皮, 呈不規則的開裂, 表面赤褐色, 有多數小瘤狀突起, 內面光滑, 深棕色。 薄革質而脆。 具有理氣、止痛、生津、益血、治煩渴、收澀作用, 主治痢疾, 血崩, 濕疹;胃痛、牙痛、外傷出血;胃脘痛、疝氣痛、婦女血氣刺痛等。
荔枝殼煮水功效:
荔枝殼曬乾之後可以泡水引用, 在《本草綱目》, 如此道荔枝殼泡水的作用“痘瘡出發不爽快, 煎湯飲之;又解荔枝熱, 浸水飲。 ”用荔枝殼1.5~3錢;煎水或入散劑, 可治療治赤白痢、治血崩、解食荔枝過多, 腹脹消化不良、治白帶異常, 也可外用:煎水洗濕疹。 方子如下:
①治赤白痢:橡實殼、甘草、荔枝殼、石榴皮。 上等分, 細銼。 每服半兩, 水一盞半, 煎至八分, 去滓溫服。 (《普濟方》橡實散)
②治血崩:一荔枝殼燒灰存性, 研末。 好酒空心調服, 每服二錢。 (《同壽錄》)二荔枝殼30克, 水煎服。
③解食荔枝過多, 腹脹消化不良:荔枝殼水煎服。
④ 治白帶異常:荔枝殼30克、桂圓殼15克, 水煎服。 療效:四天為一個療程,
同時《本草求真》中稱:痘瘡不起, 用殼煎湯以服, 蓋取殼性溫補內托之意。 然性燥, 用當酌症所宜, 非若龍眼性主溫和, 而資益甚多也。
荔枝殼煮水方法
食材:帶殼荔枝幹25顆、水800cc。 也可視體質, 用米酒水料理。
做法:
1.帶殼荔枝幹去殼, 用刷子將粗糙外殼刷洗一下, 再以開水沖淨。
2.鍋中冷水加入荔枝殼, 蓋上鍋蓋, 中火煮滾, 轉小火續煮15分鐘, 熄火悶半小時或是更久。 (這個步驟很重要, 悶著可以讓荔枝水更加入味, 同時節能省煤氣。 )
在家就可以輕鬆完成的荔枝水, 淡淡荔枝果香的茶飲, 順口好喝, 是無添加的安心滋味。 荔枝殼煮水可解產婦口渴、虛火上升、消水腫等功效, 好處多多!帶殼荔枝幹有著濃郁的果香, 煮荔枝水不加糖就很好喝。 放涼之後冷藏, 要喝的時候退冰一下, 或隔水加熱再喝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