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聖節為什麼要扮鬼 萬聖節扮鬼有什麼說法
傳說自西元前五百年, 居住在愛爾蘭、蘇格蘭等地的凱爾特人把這節日往前移了一天, 即10月31日 。 他 們認為該日是秋天正式結束的日子,
到了西元1世紀, 佔領了凱爾特部落領地的羅馬人也漸漸接受了萬聖節習俗, 但從此廢止了燒活人祭死人的野蠻做法。 羅馬人慶 祝豐收的節日與凱爾特人儀式結合,
萬聖節是西方國家的傳統節日。 這一夜是一年中最“鬧鬼”的一夜,
萬聖夜到處有女巫和鬼魂的說法就是這麼開始的。 至今在歐洲某些與世隔絕的地區還有人相信這是真的。 如今在整個歐洲, 人們都把萬聖夜看作盡情玩鬧、講鬼故事和互相嚇唬的好機會。 傳說當年死去的人, 靈魂會在萬聖節的前夜造訪人世,
紐約市也特別在萬聖節晚上舉行巡遊, 讓一群吸血鬼, 僵屍, 女巫, 科學怪人等齊齊現身, 還歡迎市民到場參觀, 到會者不限年齡、性別, 不分階級、國籍, 即使你是膽小鬼, 也可加入他們的行列, 來個熱熱鬧鬧的人鬼嘉年華會。
其實這些鬼怪都是人扮的, 所以並不可怕, 相反有些小鬼臉更非常可愛, 令人置身其中, 就如參加大型化裝舞會一樣。
在各式各樣的裝扮角色中, 以女巫僵屍一族最多人扮演, 而那些專賣萬聖節用品的店鋪也特別準備這類衣飾出售, 以迎合大眾所需;與此同時, 生產商每年更會把當年大熱的人物造型包括面具及衣物推出市場, 務求令更多人投入西方傳統節日的熱潮裡, 如在電影的小巫師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