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臉上都有蟎蟲嗎
蟎蟲隨處都會有, 但並不是人們肉眼能看到的, 那麼每個人臉上都有蟎蟲嗎?雖然沒有這和誇張, 但也說明蟎蟲是無處不在的, 特別是臉上長有痘痘的人, 可能蟎蟲的數量會更多一些, 因為蟎蟲最喜歡的就是皮膚內的油脂。 嚴重的蟎蟲會導致人的皮膚發炎, 所以要養成良好的皮膚清潔習慣。
生活於人類面部的蟎蟲有兩種。 這兩種蟎蟲都有些像長了腿的插座, 其中那種叫做毛囊蠕形蟎(Demodex folliculorum)的蟎蟲體型要比另外一種叫做皮脂蠕形蟎(Demodex brevis)的蟎蟲更長, 底部也更圓潤一些。 蠕形蟎指的是“鑽入脂肪的蟲子”, 你就大概可以想像一下它們的生存方式了。 蟎蟲會把頭部探入我們的毛囊, 以吞食我們分泌出的油脂。
我們知道, 隨著年齡的增長, 蟎蟲會變得越來越常見, 幾乎每個成年人的臉上都有蟎蟲——你的, 我的, 甚至斯嘉麗·詹森也不能避免。
這些蟎蟲伴隨著詹姆斯·卡梅隆(James Cameron)深入過海洋, 也沾著尼爾•阿姆斯壯的光上過月球。 它們與人類共同走過了大半部進化史, 卻直到1841年才進入人們的視野;它們也大概是與我們最親密的生物了, 卻又往往遙遠得像個傳說。
加利佛尼亞科學院的蜜雪兒·特勞特溫(Michelle Trautwein)表示:“簡直太驚人了!這些生物存在於每個人的臉上, 我們卻對它們知之甚少。 ”
蜜雪兒的團隊中還有來自其他高校的科研人員, 如鮑登學院(Bowdoin College)的米迦勒·帕羅波莉(Michael Palopoli)。 他們的團隊向人們展示了人類真正的朋友, 以及它們與我們的關係。 研究人員從70名美國志願者臉上採集蟎蟲樣本,
研究團隊的抽樣物件包括同事、朋友、一些當地的學生和自願參與“瞅瞅你的蟎蟲”面部取樣活動的人。
“各種各樣的人都來參加了我們的活動。 ”蜜雪兒介紹道。
這種樣本的多樣性至關重要。 這是蜜雪兒和米迦勒第一次發現, 毛囊蠕形蟎有四種不同的遺傳譜系, 分別用ABCD來進行命名。 不同的人, 臉上這四種毛囊蠕形蟎的比例也有所不同, 這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人類自己的歷史了。
舉例來說, 起源於非洲的人種和非洲裔的人們, 面部蟎蟲的種類依然是最多的, 上述四種譜系的毛囊蠕形蟎在他們臉上都能找到。 其他地區人種的面部蟎蟲種類就相對單一一些——亞洲人種的面部主要是B組和D組的毛囊蠕形蟎;起源於歐洲的人們則幾乎清一色都是D組毛囊蠕形蟎;如果祖先是拉丁美洲人,
這些研究結果非常有意義, 卻又似乎有些違反常理。 要知道, 志願者們其實來自世界各地, 他們的祖先也是。
“常識會讓人覺得, 世代居住在美國的非裔美國人, 可能是從擁有歐洲血統的人那兒感染到不同的蟎蟲的。 ”米迦勒表示。
情況並非如此。 事實上, “一部分人的面部依然保留著數代以前, 與祖先一致的蟎蟲, ”蜜雪兒表示。 研究團隊抽樣調查的志願者中,
這或許是因為蟎蟲基本不會移動太多。 事實上, 一位元研究人員聲稱, 根據他對自己連續三年的採樣結果來看, 蟎蟲的總量是非常穩定的。 另外, 由於每個人的頭髮和油脂分泌都不相同, 也有可能是膚質的不同決定了面部蟎蟲的種類。 環境因素的影響也很大。 來自賓夕法尼亞大學的喬治·佩里(George Perry)想知道, 歐洲人面部只有一種蟎蟲, 是否與其他蟎蟲對室外寒冷的溫度極其敏感有關。
看起來, 蟎蟲不會自己從這家跑到那家去, 但確實能從父母傳遞到孩子身上:研究團隊分析了三個家庭的樣本, 發現孩子們的臉上也會有父母的蟎蟲。 “我們不會在地鐵裡感染蟎蟲,而是只會在關係最親密的家人間傳播,”蜜雪兒介紹,“正因如此,蟎蟲得以成為記錄人類進化史的標記。”
大衛·瑞德(David Reed)來自佛羅里達歷史自然博物館,他曾對頭蝨做過類似的研究,他也同意蜜雪兒團隊的觀點。
“這種特殊的寄生蟲有一些獨有的優勢,這些優勢使其成為研究人類進化歷史的絕佳物件,”大衛表示,“這些寄生蟲無處不在,存在於個人和家庭之間,並且與人類共存已久。”
又或許,是一直與人類共存。蜜雪兒和米迦勒估計,四種譜系的蟎蟲至少在20萬年前就進行了分化,恰好與人類的崛起在同一時期(甚至可能更早)。
“貫穿人類整個歷史,蟎蟲可能一直與我們同在。”蜜雪兒表示。不過,人類與蟎蟲是從什麼時候生活在一起的,具體的時間不太可考。還有一些蟎蟲專門存在在貓狗和牛羊身上,但至今還沒有人檢測過黑猩猩的臉上有些什麼樣的蟎蟲。
“看起來,我們似乎有源源不斷、各種各樣的寄生蟲樣本可以研究,但要在全世界範圍內採集樣本,願意付出這樣努力的人真的太少了。”大衛這樣告訴記者。如今,蜜雪兒也加入進來。她和來自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的羅布·鄧恩(Rob Dunn)一塊兒,採集了來自美國七個州的人面部的蟎蟲。她還希望能夠對混血人種和他們孩子面部的蟎蟲進行比較。
“在我們之前,竟然沒有人在這方面做過任何事情,這簡直是難以置信,”蜜雪兒表示,“那我們能想到的就是,我們來做。”
講真,看了這些資料後我也難以相信,我的臉居然是她們的床!每天還要給她們打掃衛生!!!
蟎蟲是繼跳蚤、蒼蠅之後,最為猖獗的人類居室害蟲,它專靠刺吸人的皮膚組織細胞、皮膚腺分泌的油脂等為生。蟎蟲種類很多,差不多有50萬種,其中隱藏在家庭並與人類健康密切相關的主要有塵蟎、疥蟎、蠕形蟎、粉蟎、蒲蟎、果蟎、食甜蟎等,居室的陰暗角落、地毯、床墊、枕頭、沙發、空調等處,都是蟎蟲滋生的地方。專家表示,蟎蟲可導致人體過敏、引起腸蟎病和肺蟎病等,因此定期清除蟎蟲應成為家居清潔中很重要的一環。
蟎蟲帶來三大危害
引起過敏當人們接觸了被蟎蟲污染的物品後,即能引起皮炎。這些蟎類幾乎可寄生或叮咬人體各個部位,尤其是小孩,多發部位為人體皮膚嫩薄及褶皺處。過敏體質的人在接觸到塵蟎時,會出現過敏性哮喘、過敏性鼻炎或過敏性皮炎。蟎的各部分,其分泌物、排泄物以及已蛻下的皮都是過敏原。這些物質隨著鋪床、疊被、掃地飛揚於空中。人們通過呼吸而吸入後,會出現不適反應,嚴重影響生活與工作。
引起蟎蟲病蟎蟲還可通過日常飲食或呼吸而進入人體的消化道或呼吸系統,引起腸蟎病和肺蟎病。
腸蟎病的症狀主要是腹瀉、嘔吐,有時有便血,甚至腸道潰瘍。引起腸蟎病的蟎主要是甜果蟎、腐食酪蟎和一些粉蟎,它們主要存在於各種食品,尤其是甜食品、幹制食品、香腸、藥材、糧食及其他一些貯藏日久的物品之中。肺蟎病的症狀與肺結核和支氣管炎等疾病相似,出現咳嗽、咳痰、咳血、氣喘和胸悶等。此外,蟎進入尿道後還會引起泌尿蟎病,進入脊髓後引起脊髓蟎病。
充當傳染媒介蟎除了直接致病外,還能傳染羌蟲病、流行性出血熱、鼠性斑疹、傷寒、弓形蟲病、立克次體病和狂犬病等各種疾病。
60%的人面部都會有蟎蟲
我們對蟎蟲的認識往往是從臉開始,因為差不多60%的人面部都會有蟎蟲。痤瘡的病理生理過程主要表現為:毛囊部的角質形成細胞角化異常,嚴重痤瘡患者分泌高水準的皮脂。由於皮脂腺導管上皮過度角化導致皮脂排出不暢,形成臨床的粉刺。毛囊中滯留的皮脂可脹破囊壁,進入周圍組織,引發炎症反應,產生痤瘡最初的炎性損害。粉刺形成後,痤瘡丙酸桿菌等細菌過度繁殖,進一步加重痤瘡炎性損害。所以,毛囊皮脂腺導管角栓的形成和在此基礎上合併感染是痤瘡發病的關鍵。也就是說,差不多60%的人面部都會有蟎蟲感染,而其中的20%患有痤瘡,但這並不表明痤瘡就是由蟎蟲引起的。
過敏或源於室內蟎蟲
蟎蟲不只在你的臉上做窩,只要你踏進房門,就很可能已經與蟎蟲為伍了。如果你的皮膚經常處於過敏狀態,那麼這個罪魁禍首很可能就是蟎蟲,因為室內蟎蟲同樣也是過敏症患者的主要致病因素。
這些肉眼根本觀察不到的微小昆蟲在我們生活的地方無處不在。它們主要寄存在居室內的床墊、地毯、枕墊、坐墊等物體上,依靠人體皮膚的脫落表皮為生。它的厲害之處絕不僅僅在於自身的危害力,其排泄物同樣不容小覷。蟎蟲的排泄物會最終作為灰塵捲進空氣並通過呼吸進入人體呼吸道。而很多人對蟎蟲排泄物有過敏反應,尤其會引起過敏症患者的不適反應,如強烈打噴嚏和呼吸不暢等。
防蟎蟲過敏從三方面考慮
房屋清潔
首先,我們要做到經常清掃,保持清潔。房間的通風性對於防止蟎蟲的生長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因為60%以下的空氣濕度可使蟎蟲和黴菌難以生存。如果可以去除臥室中的厚地毯那就更有效了。由於蟎蟲在臥室裡的主要藏身之處是床墊,因此時刻保持床墊的清潔是很重要的。同時,盡可能減少臥室內容易聚集灰塵的物品,如沉重的窗簾、織物桌布、開放式書架、盆栽植物等。
室內揚塵問題
其次就是杜絕揚塵,防止過敏。對於已經滋生了蟎蟲的房間,必須立即採取一些補救措施。比如盡可能減少室內揚塵現象,讓感染了蟎蟲及其他黴菌的灰塵無法飄散到空氣中。具體而言,減少不同溫度房屋之間的通風,從而改善揚塵現象。清除視窗處、室內高溫處以及換氣設施周圍的灰塵,注意在最易揚起灰塵的地方消除隱患。如果條件允許,選擇有效的空氣清潔器將有助於過濾掉空氣中的過敏原。
“我們不會在地鐵裡感染蟎蟲,而是只會在關係最親密的家人間傳播,”蜜雪兒介紹,“正因如此,蟎蟲得以成為記錄人類進化史的標記。”大衛·瑞德(David Reed)來自佛羅里達歷史自然博物館,他曾對頭蝨做過類似的研究,他也同意蜜雪兒團隊的觀點。
“這種特殊的寄生蟲有一些獨有的優勢,這些優勢使其成為研究人類進化歷史的絕佳物件,”大衛表示,“這些寄生蟲無處不在,存在於個人和家庭之間,並且與人類共存已久。”
又或許,是一直與人類共存。蜜雪兒和米迦勒估計,四種譜系的蟎蟲至少在20萬年前就進行了分化,恰好與人類的崛起在同一時期(甚至可能更早)。
“貫穿人類整個歷史,蟎蟲可能一直與我們同在。”蜜雪兒表示。不過,人類與蟎蟲是從什麼時候生活在一起的,具體的時間不太可考。還有一些蟎蟲專門存在在貓狗和牛羊身上,但至今還沒有人檢測過黑猩猩的臉上有些什麼樣的蟎蟲。
“看起來,我們似乎有源源不斷、各種各樣的寄生蟲樣本可以研究,但要在全世界範圍內採集樣本,願意付出這樣努力的人真的太少了。”大衛這樣告訴記者。如今,蜜雪兒也加入進來。她和來自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的羅布·鄧恩(Rob Dunn)一塊兒,採集了來自美國七個州的人面部的蟎蟲。她還希望能夠對混血人種和他們孩子面部的蟎蟲進行比較。
“在我們之前,竟然沒有人在這方面做過任何事情,這簡直是難以置信,”蜜雪兒表示,“那我們能想到的就是,我們來做。”
講真,看了這些資料後我也難以相信,我的臉居然是她們的床!每天還要給她們打掃衛生!!!
蟎蟲是繼跳蚤、蒼蠅之後,最為猖獗的人類居室害蟲,它專靠刺吸人的皮膚組織細胞、皮膚腺分泌的油脂等為生。蟎蟲種類很多,差不多有50萬種,其中隱藏在家庭並與人類健康密切相關的主要有塵蟎、疥蟎、蠕形蟎、粉蟎、蒲蟎、果蟎、食甜蟎等,居室的陰暗角落、地毯、床墊、枕頭、沙發、空調等處,都是蟎蟲滋生的地方。專家表示,蟎蟲可導致人體過敏、引起腸蟎病和肺蟎病等,因此定期清除蟎蟲應成為家居清潔中很重要的一環。
蟎蟲帶來三大危害
引起過敏當人們接觸了被蟎蟲污染的物品後,即能引起皮炎。這些蟎類幾乎可寄生或叮咬人體各個部位,尤其是小孩,多發部位為人體皮膚嫩薄及褶皺處。過敏體質的人在接觸到塵蟎時,會出現過敏性哮喘、過敏性鼻炎或過敏性皮炎。蟎的各部分,其分泌物、排泄物以及已蛻下的皮都是過敏原。這些物質隨著鋪床、疊被、掃地飛揚於空中。人們通過呼吸而吸入後,會出現不適反應,嚴重影響生活與工作。
引起蟎蟲病蟎蟲還可通過日常飲食或呼吸而進入人體的消化道或呼吸系統,引起腸蟎病和肺蟎病。
腸蟎病的症狀主要是腹瀉、嘔吐,有時有便血,甚至腸道潰瘍。引起腸蟎病的蟎主要是甜果蟎、腐食酪蟎和一些粉蟎,它們主要存在於各種食品,尤其是甜食品、幹制食品、香腸、藥材、糧食及其他一些貯藏日久的物品之中。肺蟎病的症狀與肺結核和支氣管炎等疾病相似,出現咳嗽、咳痰、咳血、氣喘和胸悶等。此外,蟎進入尿道後還會引起泌尿蟎病,進入脊髓後引起脊髓蟎病。
充當傳染媒介蟎除了直接致病外,還能傳染羌蟲病、流行性出血熱、鼠性斑疹、傷寒、弓形蟲病、立克次體病和狂犬病等各種疾病。
60%的人面部都會有蟎蟲
我們對蟎蟲的認識往往是從臉開始,因為差不多60%的人面部都會有蟎蟲。痤瘡的病理生理過程主要表現為:毛囊部的角質形成細胞角化異常,嚴重痤瘡患者分泌高水準的皮脂。由於皮脂腺導管上皮過度角化導致皮脂排出不暢,形成臨床的粉刺。毛囊中滯留的皮脂可脹破囊壁,進入周圍組織,引發炎症反應,產生痤瘡最初的炎性損害。粉刺形成後,痤瘡丙酸桿菌等細菌過度繁殖,進一步加重痤瘡炎性損害。所以,毛囊皮脂腺導管角栓的形成和在此基礎上合併感染是痤瘡發病的關鍵。也就是說,差不多60%的人面部都會有蟎蟲感染,而其中的20%患有痤瘡,但這並不表明痤瘡就是由蟎蟲引起的。
過敏或源於室內蟎蟲
蟎蟲不只在你的臉上做窩,只要你踏進房門,就很可能已經與蟎蟲為伍了。如果你的皮膚經常處於過敏狀態,那麼這個罪魁禍首很可能就是蟎蟲,因為室內蟎蟲同樣也是過敏症患者的主要致病因素。
這些肉眼根本觀察不到的微小昆蟲在我們生活的地方無處不在。它們主要寄存在居室內的床墊、地毯、枕墊、坐墊等物體上,依靠人體皮膚的脫落表皮為生。它的厲害之處絕不僅僅在於自身的危害力,其排泄物同樣不容小覷。蟎蟲的排泄物會最終作為灰塵捲進空氣並通過呼吸進入人體呼吸道。而很多人對蟎蟲排泄物有過敏反應,尤其會引起過敏症患者的不適反應,如強烈打噴嚏和呼吸不暢等。
防蟎蟲過敏從三方面考慮
房屋清潔
首先,我們要做到經常清掃,保持清潔。房間的通風性對於防止蟎蟲的生長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因為60%以下的空氣濕度可使蟎蟲和黴菌難以生存。如果可以去除臥室中的厚地毯那就更有效了。由於蟎蟲在臥室裡的主要藏身之處是床墊,因此時刻保持床墊的清潔是很重要的。同時,盡可能減少臥室內容易聚集灰塵的物品,如沉重的窗簾、織物桌布、開放式書架、盆栽植物等。
室內揚塵問題
其次就是杜絕揚塵,防止過敏。對於已經滋生了蟎蟲的房間,必須立即採取一些補救措施。比如盡可能減少室內揚塵現象,讓感染了蟎蟲及其他黴菌的灰塵無法飄散到空氣中。具體而言,減少不同溫度房屋之間的通風,從而改善揚塵現象。清除視窗處、室內高溫處以及換氣設施周圍的灰塵,注意在最易揚起灰塵的地方消除隱患。如果條件允許,選擇有效的空氣清潔器將有助於過濾掉空氣中的過敏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