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菜時放一寶瞬間趕走致癌物,這是所有營養師的秘密武器,你知道嗎?
傳統的健康觀是“無病即健康”,
現代人的健康觀是整體健康,
世界衛生組織提出“健康不僅是軀體沒有疾病,
還要具備心理健康、社會適應良好和有道德”。
因此,
現代人的健康內容包括:軀體健康、心理健康、心靈健康、社會健康、智力健康、道德健康、環境健康等。
健康是人的基本權利。
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財富。
炒菜是我們生活中最常見的事情, 可就是很多燒菜的習慣會造成一些不良後果。 你對於做菜的方法有瞭解嗎?和小編一起瞭解瞭解, 炒菜時放一寶一秒鐘趕走致癌物。
如何炒菜減少癌症隱患:
1、裹層麵糊再煎炸
炸丸子、炸魚、煎牛排等, 煎炸這類食物時, 肉類的蛋白質經過高溫可產生致癌物。 想要減少致癌物產生, 可在原料外裹一層厚度適中的麵糊(可用澱粉、蛋清混合)再下油鍋煎炸。 麵糊起到隔離作用, 不讓肉類直接在高溫的油裡加熱, 最大程度減少致癌物產生。
2、多放醋
在烹飪過程減少致癌因素, 還要儘量保存食物中的維生素C, 達到這個一舉兩得的目的, 應該怎麼做呢?建議小夥伴們在炒菜時, 多加點醋, 因為醋可避免蔬菜中維生素C丟失, 而維生素C可阻斷亞硝基化合物(一種可導致消化道癌症的物質)的形成。 另外, 減少食物中維生素C丟失, 最好別倒掉炒菜時的菜汁。
3、勾芡
做菜時, 食材裡的礦物質、維生素等營養物質會損失到湯中。
4、出鍋前拌蒜泥
蒜泥中的硫化物和大蒜素有很好的抗癌抗氧化作用, 但是不耐高溫, 所以出鍋前放才有效果。 此外, 整瓣吃大蒜也起不到效果, 因為大蒜中的抗癌物質要與氧氣充分接觸至少10分鐘以上, 才起生成抗癌物質。
炒菜時這些常見習慣是有害的:
1、炒菜後不刷鍋接著炒
這個習慣是大多數懶人的通用生活習慣之一。 其實也不止是懶的原因, 有的老一輩節儉慣了, 經常用超過葷菜的鍋接著再炒青菜, 可以少放一點油;也有小飯館的師傅因為趕時間經常就是炒完一道緊接著下一道。
其實看似乾淨的鍋表面會附著油脂和食物殘渣, 當再次高溫加熱時, 可能產生苯並芘等致癌物。 而且在不刷鍋再接著炒菜的時候, 你會發現原本在鍋裡殘餘的菜很容易燒焦, 這也存在一定的致癌隱患。 因此, 建議大家不要舍掉刷鍋這一步驟, 畢竟跟健康比起來, 省那麼一點油和偷那麼一點懶一點都不重要。
2、炒完菜馬上關油煙機, 可能會誘發肺癌
炒菜結束後, 立馬關掉油煙機, 覺得菜炒完了, 關油煙機自然就用不著了, 這是很綠色環保的事情, 然而就是這一隨手的習慣,
一般炒菜時如果火候把握不好, 菜燒焦的話, 會引發有害物質釋放, 對呼吸系統產生危害, 有誘發肺癌的可能, 所以炒完菜最好不要馬上關油煙機。
事實上, 油煙機排除廢氣也是需要時間的, 炒菜結束後仍有未排乾淨的廢氣殘留在廚房。 炒完菜後, 不妨讓油煙機繼續運轉3~5分鐘, 確保有害氣體完全排出。
3、油冒煙時才下鍋:反式脂肪酸傷身體
炒過菜的都知道, 怎麼看油是否熱了?那就是看到油鍋冒煙就行了。 炒菜的時候喜歡等油冒煙了再倒菜下鍋, 覺得這樣有股爆香味, 炒出的菜會更香更好吃。 但其實油鍋冒煙時, 油溫往往已經達到200℃以上, 此時才把菜下鍋的話, 產生的致癌物會增加患癌症風險。
此外, 蔬菜中的很多營養素也被破壞了,
4、剩下的油用來炒菜:殘留致癌物含量高
做紅燒魚一類的需要油炸的菜時, 炸完一般不捨得把炸過魚的油倒掉, 而是舀起來用碗裝著, 繼續用來炒菜或者油炸其他東西。 但其實食用油最好只用一次, 在控制好油溫的情況下, 最多2~3次。
使用過多次的油, 裡面會殘留致癌物, 主要是苯並芘, 這些醛類、雜環化合物等。 在食用油的選擇方面, 儘量少用動物性油脂, 多選用植物油。
此外, 推薦選用非轉基因植物油。 從加工工藝上, 優先選擇物理壓榨方法生產的油, 少用化學浸出法生產的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