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藥枕如何選購?

傳統中醫學認為, 人的頭頸處經脈網羅密佈, 穴位龐雜。 久臥藥枕, 利用睡眠時頭部的溫度, 促使藥物的有效成分散發出來, 緩慢持久地刺激經穴, 可達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我國古代佛家和道家都有臥藥枕的傳統。 唐代義淨和尚介紹過僧侶常用的藥枕——枕囊。 這是一種用帛或布縫製的直袋, 內填毛麻、棉絮、軟葉、幹苔、決明子、麻豆等物。 臥枕囊不僅柔軟舒適, 又可收到明目之功效。

道家使用的藥枕別具一格。 據記載, 古代道家使用的藥枕有磁石枕及柏木枕兩種。 磁石枕是將磁石鑲嵌在木枕上製成的,

常枕可以明目益睛。 柏木枕用柏木板製成, 四壁留有120個小孔, 內裝當歸、川芎、防風、白芷、丹皮、菊花等32味藥物, 外套布套, 藥味緩慢散出。 據說, 枕過100天便會面有光澤;枕過一年, 體中風疾會自然痊癒。

藥枕也為歷代文人墨客推崇。 史載, 唐代流行臥“枕幃”的風俗。 枕幃是將香花縫入布囊中的枕頭。 宋代文學家黃庭堅在詩中寫道:“名字因壺酒, 風流付枕幃”;“風流徹骨成春酒, 夢寐宜人入枕囊”。 元代文學家馬祖常也讚美道:“半夜歸心三徑遠, 一囊秋色四屏香。 ”

以菊花曬乾作枕芯稱為“菊枕”, 為民間常用藥枕之一。 宋代陳元靚說:“(民間)常以九月九日取菊花作枕頭。 大多能去頭風, 明眼目。 ”清代慈禧太后每到秋菊怒放, 總要命人摘取大朵菊花, 撕出花瓣曬乾揉碎,

填進布袋充作枕芯。 古人喜用菊枕, 取其清熱疏風、益肝明目、抗感染等特性, 通過所含微量龍腦、樟腦、菊油環酮揮發“藥氣”, 刺激頭頸皮膚, 起到“通關竅, 利滯氣”作用, 促進神經、肌肉與關節功能協調, 收到解痛祛病效果。 民間作菊枕時, 通常還加入少量川芎、丹皮、白芷等。 這三味中藥有活血行氣、清熱涼血、燥濕止痛、祛風解表、活血散瘀的功效。 它們與菊花配伍, 有加強藥力之作用。

菊枕還可治頭暈眼花, 夜晚催人酣睡, 翌晨起床神清目明。 故民諺有雲:“菊枕常年置頭下, 老來身輕眼不花。 ”

最近, 國內有一些商場、網站銷售“保健藥枕”, 聲稱長期使用可防止亞健康狀態、益智安神、促進性功能和治療一些慢性病(如高血壓、神經衰竭、頸椎骨質增生、內分泌失調等)。

其實, 是否具有上述防病治病作用, 還沒有得到國家有關部門的驗證。 筆者根據臨床所見, 收搜並整理了幾個使用“保健藥枕”致病的案例, 供大家參考。

盲目使用“保健藥枕”導致精神憂鬱加重

朱女士因工作緊張繁忙, 心理壓力大, 生活節奏被打亂, 患上精神憂鬱症, 自服穀維素等藥未見效。 不久前她逛商場發現有“保健藥枕”出售, 花了400元購買一隻。 誰知連用3個月症狀未見好轉反而加重, 之後她去醫院經老中醫診治, 症狀好轉。

提示:促銷人員聲稱可“減輕心理壓力”的“保健藥枕”其實就是在枕內添加一些寧心安神中草藥製成。 該類中草藥經中醫辨證施治後煎服確有療效。 但放進枕頭裡是否有效就不得而知了。

到目前為止, 要想真正治癒精神心理疾病, 除了要去除致病因素外, 還需經精神或心理專科醫生確診後給予綜合治療, 主要治療方法有精神分析療法、行為主義療法、來詢者中心療法以及催眠療法、認知療法和集體心理療法等;必要時還需借助藥物治療。 僅寄希望于“保健藥枕”不但於事無補, 反而耽誤病情。

盲目使用“保健藥枕”導致過敏性皮炎

曾女士人到中年, 臉上出現黃褐斑, 為此她深感煩惱, 用了很多護膚品不見效。 不久前她從某網站得知“保健藥枕”可治黃褐斑等內分泌性疾病, 於是急向網站匯去1000多元購買。 使用不到1個月, 臉上黃褐斑不但沒有減少, 且出現瘙癢、脫皮和紅、腫、熱、痛症狀。

急到醫院皮膚科就診, 醫生診斷為“保健藥枕”所致的過敏性皮炎, 經停用該枕和抗過敏治療好轉。

提示:黃褐斑、青春痘以及色素沉著等均為內分泌失調所致, 為暫時性自限性皮膚病, 患者不必過於緊張, 只要平時注意保持心情愉快, 適當調整飲食, 適當使用護膚品即可漸漸消失;必要時可到醫院皮膚科或內分泌科請醫生給予對症治療。 使用“保健藥枕”不但事倍功半, 且可因枕內藥物刺激局部皮膚, 誘發過敏性皮炎, 使臉上“雪上加霜”。 此外, 中草藥微粒還可透過枕套, 通過臉部毛孔、汗腺、鼻黏膜和口腔黏膜吸入體內, 引起全身過敏反應如急性蕁麻疹、支氣管哮喘、喘息型支氣管炎甚至過敏性休克等, 故應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