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痞病是什麼病
胃痞病是什麼病, 這是很多人要問的問題, 胃痞是中醫的一種說法, 實際上就是慢性胃炎造成胃粘膜委縮, 引起一系列症狀。 胃痞在治療上要三分治七分養, 平時不能吸煙不能喝酒, 也不能吃辛辣的食物。 休息對治療胃痞也很重要, 這個可能很多人不知道。 下面我們具體瞭解一下胃痞病是什麼病。
胃痞相當於西醫中的慢性胃炎(包括淺表性胃炎和萎縮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胃下垂等疾病:淺表性胃炎是一種慢性胃粘膜淺表性炎症, 它是慢性胃炎中最多見的一種類型, 在胃鏡檢查中約占全部慢性胃炎的50%~85%左右。 該病的發病高峰年齡為31~50歲, 男性發病多於女性。 淺表性胃炎的基本病變是上皮細胞變性, 小凹上皮增生與固有膜內炎性細胞浸潤, 有時可見到表面上皮及小凹上皮的腸上皮化生, 不伴固有腺體的減少。 病變部位常以胃竇明顯,
胃下垂是指站立時, 胃的下緣達盆腔, 胃小彎弧線最低點降至髂脊連線以下,
輕度胃下垂多無症狀, 中度以上者常出現胃腸動力差, 消化不良的症狀。 臨床診斷以X線、鋇餐透視、B超檢查為主, 可以確診。 目前西醫對慢性萎縮性胃炎的治療主要採用保護胃粘膜、抗幽門螺桿菌、增強胃動力, 以及止痛等對症治療, 此外缺乏有效的治療手段。 在十多年的臨床工作中, 本人接治了大量的慢性萎縮性胃炎病例, 積累了較多經驗。 個人認為, 中醫藥對本病的治療不只是補充方法或曰替代方法, 而應該作為主要的手段, 因為無論是改善症狀, 還是糾正病變, 中醫藥治療的效果都是肯定的和顯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