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山東熗面饅頭的配方

中國地大物博, 不同區域之間由于氣候和地形條件的不同, 農作物的生產也會有所差異, 因此每個地區的人民都形成了不同的口味, 有著不同類型的美食。 即使僅僅是一個很小的饅頭, 不同地區也有著不同的做法, 其中以山東的熗面饅頭較為出名, 山東的熗面饅頭到底是如何制作的呢?

做法一

1.將適量面粉放入盆內, 放入酵母、水和成較硬面團, 餳發, 備用。

2.將餳發好的酵面放在案板上, 放入食堿, 中和酸味, 將面團扒開, 撒入余下的面粉, 邊撒邊揉, 揉至面粉與面團融為一體時, 加蓋擰干的濕潔布, 餳10多分鐘, 至面團滋潤后, 搓成條, 分成大小均勻的劑子, 揉成半圓形饅頭生坯。

3.將饅頭生坯間隔均勻地碼入屜內, 放在沸水鍋上, 用旺火蒸熟, 即可食用。

做法二

面粉500克

面肥50克

食用堿面6克左右(就酵面老嫩而定)

溫水170克。

1、將面肥放入盆內, 加溫水溶化, 倒入一半面粉和成面團發酵。

2、待面團發起、有蜂窩狀時, 加入堿面和剩下的一半面粉, 反復揉勻。

3、將揉好的面團放在案板上, 搓成圓條, 在揪成10個面劑, 用手掌揉搓光滑, 做成饅頭坯, 稍置10分鐘左右。

4、將蒸鍋上火燒開, 籠屜上鋪層濕紗布(豆包布), 把饅頭坯逐個碼入屜上, 用旺火蒸17分鐘即熟(看饅頭劑大小而定, 一百五十克的饅頭劑需25分鐘, 蒸饅頭千萬不能欠火, 少半分鐘饅頭吃著就是黏牙的)。

:鋪層豆包布是為了饅頭在蒸熟后不粘在籠屜上, 蒸熟后將蒸籠整個反過來在底部淋上涼水, 這樣才不會粘;此饅頭有咬勁, 入口香甜。

做法三

食材用料:

面粉200克溫水100克

酵母8克白糖15克相克食物

菜譜做法:

1.將面團材料拌勻,和成光滑的面團蓋濕布醒發

2.發酵至體積兩倍大即可

3.將面團撒上干面粉用壓面機七檔來回壓幾遍至面片光滑

4.調至五檔壓三遍左右將壓出的面片從頭卷起來

5.將卷好的面卷揪成大小均勻的饅頭劑子

6.把面劑子來回揉搓成半圓形的饅頭生坯

7.做好的饅頭生坯蓋濕布餳發20分鐘左右

8.將生坯擺入冷水蒸鍋內, 大火燒開后轉中火蒸15分鐘左右關火, 約5分鐘后再開蓋取出

菜譜小貼士:

蒸饅頭或包子時, 面粉和水的比例一般是2:1, 但不同的面粉吸水率有差異, 制作時根據面粉適當增減水的用量。

冬天要用30度-40度的溫水和面。 但不能用60度以上的熱水和面, 以免把酵母燙死, 面團發酵不起來。

面團不要和得太硬, 因為壓面片時還要灑干面粉壓進面片里。

蒸制時切記不要大火蒸制, 鍋內蒸氣形成的水滴會把饅頭燙死, 形成死面疙瘩。

做法四

食材

主料

老面1塊

輔料

面粉800g、小蘇打1/2勺、水適量

步驟

1.老面用溫水拿手捏開直到沒有顆粒。

2.倒入800克面粉也就是四小碗, 微波爐的那種小碗。

3.攪拌成雪花狀, 有點干的話再加點水。

4.揉均勻的面團放置溫暖處醒發至兩倍大小。

5.發酵好的面團用手指沾干面插進去沒有明顯的回縮就證明發酵好了。

6.發好的面團用手按平, 倒入二分一兩勺的小蘇打, 如果覺得面發的不夠好怕蒸出來不好就再加一勺酵母。

7.拿一點點溫水把蘇打粉化開抹勻。

8.為了防止蘇打水外漏再撒些干面粉上去弄成糊狀揉勻。

9.朝一個方向揉到面卷起來。

10.給他順過來揉的同時撒上干面粉揉進去, 反復的加三遍干面粉, 每次一小把面粉就好, 揉的順序要像圖9、圖10那樣。

11.揉均勻的面團。

12.用刀在中間切開。

13.分成大小均勻的面團。

14.把分好的面團要朝一個方向揉成饅頭形狀, 揉好的饅頭底下鋪好減好的油紙, 為了防止饅頭與蒸屜粘連做好的南頭胚子醒20分鐘。 大火足氣15-20分后關火, 等4分鐘后再開鍋蓋蒸好即可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