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椿皮的功效與作用

【藥 材 名】椿皮

【英 文 名】Tree-of-heaven Ailanthus

【拉 丁 名】Cortex Ailanthi Ailanthus altissima (Mill.)Swingle

【別名】樗皮,臭椿皮,苦椿皮,臭椿,臭楮,山椿,虎目,虎眼樹,鬼目,大眼桐,樗樹,白椿,樗根白皮,樗根皮

【名稱考證】樗皮(《日華子本草》)、臭椿皮(《滇南本草》)、苦椿皮(《陝西中藥志》)。

臭椿 (《群勞譜》), 又名:臭楮(《食療本草》)、山椿、虎目(《本草拾遺》)、虎眼樹(《四聲本草》)、 鬼目(《本草圖經》)、大眼桐(《綱目》)、樗樹、白椿。 樗根白皮(《近效方》),又名:樗根皮(《本草拾遺》)。

【科目來源】苦木科植物

【藥用部位】臭椿的根部或幹部的內皮。

【性味歸經】苦澀, 寒。 ①《本草拾遺》:“味苦, 有小毒。 ” ②《本草衍義補遺》:“性涼”③《本草從新》: “苦, 寒, 澀。 ”

入胃、大腸經。 ①《雷公炮製藥性解》: “入心、肝、脾三經。 ”②《要藥分劑》: “入胃、大腸二經。 ”③《本草再新》: “入肺、胃二經。 ”

【功效分類】收澀藥

【功效主治】除熱, 燥濕, 澀腸, 止血, 殺蟲。 治久痢, 久瀉, 腸風便血, 崩漏, 帶下, 遺精, 白濁, 蛔蟲。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 2~4錢;研末或入丸、散。 外用:煎水洗或熬膏塗。

【用藥忌宜】《本草經疏》:“脾胃虛寒者不可用,

崩帶屬腎家真陰虛者亦忌之, 以其徒燥故也。 凡滯下積氣未盡者亦不宜遽用。 ”

【用藥配伍】配黨參:補中益氣;配人參:補澀合用。

【炮製方法】樗白皮;除去栓皮, 清水浸泡, 撈出, 潤透, 及時切絲或切成方塊, 曬乾。

炒樗白皮:先將麩皮撒入鍋內加熱, 至煙起時, 再將樗皮倒入拌炒至兩面焦黃色, 取出, 篩去麩皮, 放涼。 (每樗皮100斤, 用麩皮10斤);

制炭:取椿樹皮絲, 置鍋內用武火炒至外黑色, 內呈黑褐色為度, 噴灑涼水適量, 滅盡火量, 取出, 悶一夜。

蜜制:將蜂蜜置鍋內, 加熱至沸, 倒入椿皮絲, 用文火炒至黃色, 不粘手為度, 取出, 放涼。 每椿皮絲500克, 用煉熟蜂蜜90克。

【資源分佈】全國大部分地區有分佈。 四川、陝西、湖北、貴州等地單獨使用椿白皮, 或椿皮、樗皮兼用。

【藥材鑒定】①樗根白皮(《近效方》)又名:樗根皮(《本草拾遺》)。 乾燥根皮, 形狀不規則, 多呈扁平的塊片狀, 或稍向內卷而成瓦片狀或卷簡狀, 其大小、長短、厚薄均相差很大, 長3~10釐米或更長, 厚5~10毫米。 外表面黃棕色或稍淺, 粗糙, 皮孔明顯, 縱向延長, 突起而微反卷, 有時外面栓皮剝落, 而露出黃白色皮層;內表面淡黃色至淡棕黃色, 較平坦, 密佈排列較整齊的點狀突起或點線狀縱突起, 有時破裂成小孔狀。 質堅脆, 折斷面不平坦, 外側現顆粒狀, 內側微顯纖維性, 棕黃色。 具油腥臭氣, 折斷後較強烈, 味甚苦而持久。

②樗木皮(《本草拾遺》)乾燥的幹皮, 較根皮厚而呈不規則的塊狀, 大小不等, 厚約1.5~2釐米。 外皮暗灰色至灰黑色, 極粗糙不平, 有裂紋, 有時刮去栓皮,

露出淡棕黃色皮層。 其它與根皮相同。 根皮及幹皮均以肉厚、塊大、黃白色、不帶外皮者佳, 一般慣用根皮。 全國大部分地區多有生產。 樗(臭椿)、椿(香椿)為兩種不同科屬的植物, 但在歷代《本草》中每見合併敘述, 商品亦多將樗皮、椿皮統稱“椿白皮”或“椿根皮”, 蓋因二者功用大體相同之故。 目前使用較廣者為樗白皮, 僅在四川、陝西、湖北、貴州等地單獨使用椿白皮, 或椿皮、樗皮兼用。 參見“椿白皮”條。

顯微鑒定: 根皮粉末:淺灰黃色。 ① 石細胞大多成群或與纖維連結。 類圓形、類方形、類長方形或不規則形, 有的邊緣尖突, 直徑24-96μm, 長至150μm, 壁甚厚, 有的壁厚薄不勻或一邊薄、三邊較厚, 胞腔常含草酸鈣方晶, 直徑11-48μm。 ②纖維直徑20-40μm, 壁極厚, 木化。 ③草酸鈣簇晶直徑15- 56μm。

此外, 可見草酸鈣方晶、澱粉粒、木栓細胞等。

【古籍考證】出自《 藥性論》;《本草圖經》:“椿木、樗木, 二木形幹大抵相類, 但椿木實而葉香可啖, 樗木疏而氣臭, 膳夫亦能熬去其氣。 北人呼樗為山椿, 江東人呼為鬼目, 葉脫處有痕如樗蒲子, 又如眼目, 故得此名。 ”【化學成分】根皮含苦楝素(Mersosin)、鞣質、赭樸吩等。 樹皮含臭椿苦酮(Ailanthone), 臭椿苦內酯(Amarolide)、乙醯臭椿苦內酯、苦木素(Quassin)、新苦木素等。 種子含油約35%及 2, 6-二甲氧基醌、臭椿苦酮、臭椿內酯(Ailantholide)、查把任酮(Chaparrinone)、苦木素等。 葉含異槲皮甙、維生案C等。 樹皮含苦味成分臭椿內酯(a-marolide)、11-乙醯臭椿內酯(amarolide-11-acetate),另含脂肪酸(27%以上)、植物甾醇、轉化糖、蠟醇、鞣質, 並含非苦味成分shinjulactone C和methyl-4-methoxy-β-carboline-l-carboxy-late。

【原生形態】落葉喬木。 樹皮灰褐色。 葉互生, 羽狀複葉, 小葉13~25, 卵狀披針形,

長7~12cm, 寬2~4.5cm, 先端漸尖, 基部截形, 近基部有1~2對粗齒, 齒尖背面有1腺體, 揉碎有臭氣。 圓錐花序頂生, 花小, 白色帶綠, 雜性。 翅果扁平, 長橢圓形, 1~6個著生於1果柄上, 每個翅果中部具1種子。 花期6~7月, 果期9月。 生於山坡、路旁, 或栽培於庭院、村邊。

【參考出處】《藥性論》,《本草圖經》

【功效分類】收澀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