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四季養生

四季養生

冬至的天氣特點和有關農諺

古人認為到了冬至白晝一天比一天長, 陽氣上升, 是個吉, 值得慶賀。 明、清兩代皇帝均有祭天大典, 謂之“冬至郊天”。

人們都知道,

冬至是我國非常重要的節氣, 時值12月22日或23日。 在北半球, 冬至這天白天最短, 夜間最長。 晝間太陽幾乎直接照射在南回歸線上。 過了冬至以後, 隨著太陽直射的北移, 白天時間漸漸長起來。 俗話說, “吃了冬至飯, 一天長一線”。

冬至的天氣特點

我國大部分地區都習慣自“冬至”起“數九”, 即每九天為一個小節, 共分為九九八十一天。 民間流傳著,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燕來;九九加一九, 耕牛遍地走。 ”這首歌謠生動形象地反映出了不同時間的季節變化。 “三九”是天氣最寒冷、地面積蓄熱量最少的日子, 所以有“冷在三九”的說法。

冬至前後, 北方的氣溫一般都在攝氏零度以下, 時有風雪天氣, 容易造成道路結冰現象,

所以人們出行時要特別注意, 儘量穿軟底、平底或膠底棉皮鞋, 最好不穿硬底或朔料底鞋;冬天的鞋掌最好不要釘鐵掌;走在冰面雪路面時, 一定要放慢步伐, 邁小步行走, 腳落地時應前腳掌先落地, 身體要前傾;背小孩時應改換方式, 變背孩子為抱孩子, 這樣可以防止大人後傾斜摔倒時, 把孩子壓在身下;老人最好結伴出行, 或拄個拐杖。 騎自行車、電動車的人們應注意:一是穿衣服要選擇方便上下車的衣服, 不要把衣服拖拉在車座後, 防止下車時衣服掛在車座上;二是帶帽子的衣服, 騎車拐彎時視線不好, 看不清左右和後方的情況下, 最好把帽子放在耳朵後;三是在冰雪路面上騎車時, 千萬不能拐急彎、車速不能太快、不能急刹閘、不能使勁蹬車、不能帶重物;四是出遠門的人們有條件的最好坐飛機,
其次坐火車, 最好不坐或少坐長途汽車。 坐飛機長距離出行時, 南北溫差變化大, 要多注意帶些禦寒衣物, 以免因溫差太大造成身體不適。

總之, 冬至以後天氣非常寒冷, 出行一定要根據當地氣候狀況和及時收聽收看天氣預報, 做好出行準備。 把應帶的鞋帽、手套、圍巾、口罩和禦寒衣物都應準備齊全以應不測。 根據冬至後的氣候變化, 搞好防寒禦寒準備, 人們出行的健康才能有保障。

冬至節氣的農諺

冬冬至時節天最短, 太陽直射最偏南,

白天九個多小時, 六成以上是黑天,

光照時數它最少, 降水量小冠全年,

即日開始進“數九”,

日後天氣漸漸寒。

防止凍害最重要, 瓜菜窖口要封嚴,

大棚瓜菜加倍管, 黃瓜番茄始賣錢。

修台條田深刨溝, 春天整平築埂堰。

林木果樹看管好, 嚴防破壞和摧殘。

冬季積肥天天搞, 背起糞簍把糞撿,

尿澆小麥不停頓, 草木灰肥單積攢。

數九騾馬要加料, 開春上套不為難。

親魚越冬深處紮, 塘底深坑集中點,

冬季定要加保護, 否則砸鍋子孫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