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動脈轉位
大動脈轉位這個詞對於很多人來說是非常陌生的, 大動脈轉位還被稱為大血管轉位和大血管錯位, 該病屬於是兒科中比較常見的一種疾病, 很多新生兒容易患上該病, 當新生兒出現全身青紫、呼吸的時候有氣促的現象、餵養比較困難以及多汗等現象的時候, 最好到醫院進行檢查和治療。
小孩大動脈轉位的症狀
1.青紫
出現早, 半數出生時即存在, 絕大多數始於1個月內。 隨著年齡增長及活動量增加, 青紫逐漸加重。 青紫為全身性, 若同時合併動脈導管未閉, 則出現差異性發紺, 上肢青紫較下肢重。
2.充血性心力衰竭
生後3~4周嬰兒出現餵養困難、多汗、氣促、肝大和肺部細濕囉音等進行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等症狀。 患兒常發育不良。
3.體檢發現
早期出現杵狀指、趾。 生後心臟可無明顯雜音, 但有單一的響亮的第2心音, 是出自靠近胸壁的主動脈瓣關閉音。 若伴有大的室隔缺損或大的動脈導管或肺動脈狹窄等, 則可聽到相應畸形所產生雜音。 如合併動脈導管未閉, 可在胸骨左緣第二肋間聽到連續性雜音。 合併室間隔缺損, 可在胸骨左緣第三四肋間聽到全收縮期雜音。 合併肺動脈狹窄, 可在胸骨左緣上緣聽到收縮期噴射性雜音。
大動脈轉位分類
1.完全性大動脈轉位並室間隔完整:
右心室負荷增加而擴大肥厚, 隨正常的肺血管阻力下降, 左心室壓力降低, 室間隔常偏向左心室。 二者僅靠未閉的卵圓孔及動脈導管溝通混合, 故青紫、缺氧嚴重。
2.完全性大動脈轉位合併室間隔缺損:
完全性大動脈轉位伴室間隔缺損可使左右心血液溝通混合較多, 使青紫減輕, 但肺血流量增加可導致心力衰竭。
3.完全性大動脈轉位合併室間隔缺損及肺動脈狹窄:
血液動力學改變類似法洛四聯症(另一種先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