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兒半椎體畸形是為什麼?
為什麼說孕婦一定要保護好自己的身體, 不該吃的不能吃, 就算在現代社會醫學技術比較發達的前提下, 畸形兒還是會出現, 只不過沒有舊社會那樣多罷了。 在臨床上, 有一種胎兒畸形被稱為半椎體畸形, 這種情況讓很多夫妻都接受不了, 甚至產生了人流的想法。 那麼, 胎兒半椎體畸形是為什麼?
胎兒半椎體畸形病因不明, 有人認為與常染色體顯性和隱性遺傳有關。 半椎體畸形為椎體畸形中最為常見者易單發, 亦可多發。 椎體畸形在胸椎多見腰段亦可遇到, 頸段少見。 單純胎兒半椎體畸形, 預後良好, 出生後, 積極觀察保守治療或早期手術即可。 如果合併有其他畸形, 則要根據畸形程度決定。
胎兒半椎體多是因為染色體異常引起的多發椎體畸形, 出生後可能是先天性脊柱側凸。 可能需要手術。 還一個, 先天性脊柱側凸可能伴發其他系統的畸形,
臨床表現
1.臨床症狀特點視畸形缺損的部位不同可引起以下脊柱畸形
(1)脊柱側凸 因單發或多發半椎體畸形所致。
(2)脊柱後凸畸形 見於後側半椎體畸形者。
(3)脊柱側凸及旋轉畸形 嚴重側彎者, 如果軀體上部重力不平衡, 則於發育過程中可逐漸形成伴有明顯旋轉的側彎畸形, 並伴有胸廓變形等體征。
(4)身高生長受限 以多發者影響為大。
2.Nasca曾將椎體畸形分為以下六型
(1)單純剩餘半椎體 即相鄰的兩椎節之間殘存一個圓形或卵圓形骨塊, 易與相鄰的椎體相融合。
(2)單純楔形半椎體 指在X線正位片上椎體呈楔形外觀者。
(3)多發性半椎體 指數節連發者。
(4)多發性半椎體合併一側融合 多見於胸椎。
(5)平衡性半椎體 即2節或多節的畸形左右對稱, 以致畸形相互抵消, 除軀幹短縮外, 並不引起明顯側彎外觀。
(6)後側半椎體 指椎體後方成骨中心發育而中央成骨中心不發育, 以致從側面觀椎體形成楔形畸形外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