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強骨3關鍵 日常補鈣益骨質護腎臟
大部份的人, 大約從35歲開始, 骨品質就會慢慢減少, 而且從飲食中吸收鈣質的能力也會開始減弱。 尤其是婦女接近停經期時, 雌激素分泌停止, 會加速骨質流失, 但大多數的人對於骨質流失並沒有任何警覺。 中醫師提醒正確護骨四步驟:補充鈣質、適度運動、無避日光、食膳有節度。
常見腰酸背痛, 或是關節退化問題, 對於骨質疏鬆也較有防治概念, 但大多數人的認知, 多半停留在使用鈣片來防治骨質疏鬆, 殊不知鈣片不是萬靈丹, 正確觀念及生活習慣才是保護骨本的關鍵。
【關鍵一】運動好重要
活動,
【關鍵二】無避日光
醫生指出, 中醫養生法謂:“春三月夜臥早起, 廣步於庭;夏三月夜臥早起, 無厭於日;秋三月早臥早起, 與雞俱興;冬三月早臥晚起, 必待日光。 ”作息隨著大自然晝夜變化而行是最健康的。 現代醫學則認為, 適度日曬有利骨質合成, 因此無避日光, 適度日曬是很重要的。
【關鍵三】食膳有度
脾胃為後天之本, 飲食影響身體钜大, 飲食有度, 保護腸胃正常運作, 有效率的消化及吸收營養分,
建議, 屬於骨質疏鬆的高危險因素者, 例如長期臥床、停經後婦女、有骨折史、內分泌系統疾患、使用類固醇等藥物…等, 以及骨質密度T-score在-1~-2.5之間的骨質缺乏者, 則應適度補充鈣質。 中醫養生食膳中, 諸如黑豆、黑木耳、黑芝麻、核桃、山藥、大豆等, 皆有入肝腎而補之的功效, 對骨質留存有正面助益。
骨質疏鬆症為傳統中醫骨萎範疇, 主要病因是腎虛、脾虛與血瘀。 腎主骨生髓, 其充在骨, 骨的生長發育, 有賴於骨髓充盈及其所提供的營養, 而骨髓來源是腎中精氣。
因此, 骨病多從腎論治, 骨質不足, 即是腎虛。 脾胃消化並吸收飲食精微,
最後強調, 中醫與西醫之理論及衛教建議不謀而合, 因此, 補充鈣質, 適度運動、無避日光、食膳有節度, 才是真正保護骨質有效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