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地溝油事件席卷臺灣 老字號味全再次中招

最近一場臺灣餿水油事件被吵的是沸沸揚揚, 包括臺灣、香港、澳門等地區在內的236家上游經銷商、加工制造者都被卷入到了劣質油事件當中, 很多老字號產品也紛紛中槍。 下面就讓我們具體了解下此次劣質油事件的經過吧。

根據臺灣衛生局最近公告顯示, 目前已經掌握味全公司使用劣質油制成的產品一共有12項, 共計有3.2944萬公斤的產品下架。

味全公司已經主動通報, 從4月開始使用了問題油, 共計15.6噸。 對此, 味全位于內地的總部杭州味全食品有限公司發布聲明表示, 杭州味全未使用臺灣地區的食用油脂, 并稱一直以來對供應商使用的原料進行溯源管理, 以確保安全。

不過, 公開資料顯示, 味全并非首次因問題油而遭遇食品安全危機。 去年11月, 味全21款油品因摻大統油而遭全面下架;旗下乳制品也分別在2012年和去年被曝含有阪崎腸桿菌和抗憂郁劑、避孕藥、塑化劑等成分。

中投顧問食品行業研究員簡愛華表示, 味全頻頻曝光問題油還有其他的一些食品安全問題, 都說明該企業一直追求經濟效益, 但是忽視了對食品質量的嚴格監管, 但是食品安全事件最終還是波及到了他們自身, 對他們的品牌跟業績都造成了影響。

從“塑化劑風波”到如今的“地溝油”事件, 臺灣的食品安全頻頻亮出紅燈, 對此業內人士稱, 臺灣食品安全主管部門衛生福利部的業務龐雜, 既要負責食品安全, 又要對藥品進行監管, 業務復雜、負責范圍廣導致難以應付。

外媒:地溝油重創臺灣食品形象 臺應全面檢討

近日, 臺灣警方在屏東、高雄發現經營劣質油品的地下工廠, 這些工廠將食品回收油與俗稱“地溝油”的餿水油、皮革廠廢棄皮脂油等摻混后,

制成劣質食用油。 境外華文媒體高度關注, 稱餿水油(臺灣名對地溝油的稱呼)事件重創臺灣食品安全的形象, 臺灣方面應全面深刻檢討食品監督機制。

地溝油事件使臺灣美食金字招牌受污

香港《大公報》9日發表文章指出, 臺灣地溝油事件震驚兩岸, 不僅因為地溝油損害人體健康, 更因為島內“黑心食品”層出不窮。 2011年受“塑化劑事件”污染的食品種類高一千多種, 各式飲料、果醬幾乎全部“淪陷”, 重創“臺灣制造”的金漆招牌。 而地溝油對臺灣食品聲譽的打擊不亞于塑化劑。

新加坡《聯合早報》近日在文章中表示, 臺灣食品安全問題未獲得很好的處理, 不僅使得臺灣的食品行業受到了影響,

也反應出社會的道德沉淪跟管理失職。

讓本來可能相當美好的臺灣形象受損。 畢竟連進嘴的東西都能造假, 就不要再怪別人側目了。

臺灣《旺報》9日發表社評稱, 餿水油事件再次重創臺灣食品安全的形象。 過去以來, 臺灣民眾慣以訕笑的態度看待食品問題, 而這種傲慢的心態, 已經被臺灣不肖商人狠狠“打腫臉”。

《澳門日報》在9日的社論稱也指出, 席卷臺灣的餿水油風暴越演越烈。 臺灣當局8日公布, 共有1247家企業使用強冠公司的問題油, 問題產品多達208種。 “吃得安全、食得安心”曾經是臺灣美食的金漆招牌, 但近年臺灣接連發生塑化劑、毒淀粉事件, 加上今次的餿水油事件, 臺灣食品安全形象遭到重創。

臺灣應加強監管 搶救美食形象

香港《大公報》9日的文章認為, 臺灣地溝油事件表明島內食品監督機制的螺絲釘松懈了, 尤其在這次“地溝油事件”中明顯暴露出管理機制的弊端。 通過這次“地溝油事件”, 臺灣方面應全面深刻檢討食品監督機制, 提高相關人員對食品安全的重視意識, 重建消費者對臺灣食品的信心。

臺灣“中央日報網絡報”稱, 臺灣日前發生的餿水油風波, 愈演愈烈, 雖然時間不長, 但其對人體影響更大, 固然顯示黑心廠商之可惡, 也證明臺當局對于食品安全的把關仍然有不少漏洞, 如果不能落實嚴懲重罰, 未來類似事件一定還會層出不窮。

臺灣《中國時報》在9日的文章中指出, 從黑心油到餿水油, 黑心廠商一再鋌而走險,

除了暴利薰心, 問題也出在法令制度仍不夠完善。 要強化食安, 絕對不能只靠提高罰則, 還要有配套來落實。

文章還稱, 黑心廠商若要圖謀暴利, 誰又會自投羅網、主動送驗?如何透過再一次修法, 補強這一大漏洞, 將是臺“立法院”新會期開議后, 最優先的重要工作。

臺灣“地溝油事件”的最大警示

臺灣食品安全治理有兩個缺陷:一是食品安全監管體系整體上雖優于內地, 但政府的常態監管力度較弱;二是過分相信和依賴企業自律。 迷信自律的邏輯與資本的貪婪本性相悖, 更與市場主體必須接受政府監管的現實邏輯相悖, 否則, 納稅人何必花大價錢“聘請”政府代行食品安全監管責任?

一周前爆發的“地溝油事件”繼續橫掃臺灣。 臺灣“食品藥物管理署”公布,截至昨天下午,查實用地溝油作為原料油生產食品的臺灣企業超過971家,制成的問題食品超過136種(類)。如果繼續較真深查,估計還會有更多臺灣食品企業涉及其中。

地溝油是地下黑作坊生產的,令消費者無法容忍的是,近千噸地溝油并未流入食品生產小作坊,而是由上市公司、臺灣著名食品生產企業強冠食品有限公司勾兌成其知名品牌產品“全統香豬油”和“全統特制豬油”,再賣給臺灣及港澳地區上千家食品制造企業(包含相當數量的上市食品生產企業和知名老字號食企)當原料油使用。

臺灣是中國及亞洲的食品生產大區,也是食品品牌富集之島。在中國內地消費者眼里,臺灣島內的食品安全監管體系的牢靠程度,臺灣食品生產企業對食品安全的重視程度和自律意識,都明顯優于中國內地。從近兩年相繼爆發的塑化劑風波、毒淀粉事件、劣質油丑聞,再到這次的地溝油事件,每聞臺灣島內發生“淪陷式”食品安全丑聞,內地消費者往往從情感到認知都很難接受。

前些年內地食品安全事件頻發,經過近兩年重拳出擊進行系統性整治,食品安全由“亂”到“治”的歷史拐點正在構筑之中。食品安全防控是個世界性難題。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的歐洲,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美國和日本,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韓國和臺灣地區,食品安全的嚴峻形勢與今天中國內地幾無二致。自那以后,歐洲、美國、日本主要通過完善市場法制,韓國和臺灣地區主要通過跨越欠發達階段,先后大體步入了較成熟的食品生產治理階段。市場自由派學說將這一歷史性現象概括為四條市場理論:其一,假冒偽劣商品猖獗往往是市場不成熟的副產品;其二,市場不成熟首先囿于市場法治的不成熟;其三,市場法治的不成熟又囿于政府與市場的關系出現經常性越位、缺位和錯位;其四,“看不見的手”通過優勝劣汰的市場競爭,會迫使市場參與者最大限度地實現誠信自律。

然而,近些年歐洲、美國、東亞以及中國臺灣地區,屢屢發生的食品安全丑聞,對上述傳統市場理論構成了重大沖擊,其中尤以臺灣地區連續發生的全島性食品安全丑聞,最能說明問題。若機械對照上述傳統市場理論,中國內地接連出現地溝油丑聞似乎很正常,臺灣地區的法治水準、市場成熟程度、企業自律意識、食品安全監管體系和輿論監督等指標,應該都優于內地,因此,臺灣連續因劣質食用油導致“全島淪陷”,似乎讓人萬難理解。

臺灣食品安全治理有兩個缺陷:一是食品安全監管體系整體上雖優于內地,但政府的常態監管力度較弱,有的領域和環節甚至形同虛設;二是過分相信和依賴企業自律,這其實是很不靠譜的。迷信自律的邏輯與資本與生俱來的貪婪本性相悖,更與市場主體必須接受政府監管的現實邏輯相悖,否則,納稅人就無需花大價錢“聘請”政府代行食品安全監管責任。

中國內地食品安全監管也走過一段彎路。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以來,包括食品安全監管在內的各項市場監管,不同程度有過一段弱化“看得見的手”的時期,有的問題一度積累到十分嚴重的地步。臺灣“地溝油事件”對內地的最大警示是,既要按照現代社會治理的邏輯,進一步健全食品安全監管體系,更要始終把現有監管平臺、監管資源、監管法制、監管隊伍使用好,逐步建立起以政府強制監管為主導,社會參與和企業自律充分發力的食品安全長效機制。

結語:通過對上文的閱讀我們知道,臺灣“地溝油”事件的危害性跟涉及面是非常廣的,受到影響的企業不乏有一些知名老品牌,對于此類事件的曝光,不僅對臺灣食品行業構成了信譽危機,也同樣反映出了一些社會道德問題,希望廣大消費者都可以引起重視。


臺灣“食品藥物管理署”公布,截至昨天下午,查實用地溝油作為原料油生產食品的臺灣企業超過971家,制成的問題食品超過136種(類)。如果繼續較真深查,估計還會有更多臺灣食品企業涉及其中。

地溝油是地下黑作坊生產的,令消費者無法容忍的是,近千噸地溝油并未流入食品生產小作坊,而是由上市公司、臺灣著名食品生產企業強冠食品有限公司勾兌成其知名品牌產品“全統香豬油”和“全統特制豬油”,再賣給臺灣及港澳地區上千家食品制造企業(包含相當數量的上市食品生產企業和知名老字號食企)當原料油使用。

臺灣是中國及亞洲的食品生產大區,也是食品品牌富集之島。在中國內地消費者眼里,臺灣島內的食品安全監管體系的牢靠程度,臺灣食品生產企業對食品安全的重視程度和自律意識,都明顯優于中國內地。從近兩年相繼爆發的塑化劑風波、毒淀粉事件、劣質油丑聞,再到這次的地溝油事件,每聞臺灣島內發生“淪陷式”食品安全丑聞,內地消費者往往從情感到認知都很難接受。

前些年內地食品安全事件頻發,經過近兩年重拳出擊進行系統性整治,食品安全由“亂”到“治”的歷史拐點正在構筑之中。食品安全防控是個世界性難題。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的歐洲,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美國和日本,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韓國和臺灣地區,食品安全的嚴峻形勢與今天中國內地幾無二致。自那以后,歐洲、美國、日本主要通過完善市場法制,韓國和臺灣地區主要通過跨越欠發達階段,先后大體步入了較成熟的食品生產治理階段。市場自由派學說將這一歷史性現象概括為四條市場理論:其一,假冒偽劣商品猖獗往往是市場不成熟的副產品;其二,市場不成熟首先囿于市場法治的不成熟;其三,市場法治的不成熟又囿于政府與市場的關系出現經常性越位、缺位和錯位;其四,“看不見的手”通過優勝劣汰的市場競爭,會迫使市場參與者最大限度地實現誠信自律。

然而,近些年歐洲、美國、東亞以及中國臺灣地區,屢屢發生的食品安全丑聞,對上述傳統市場理論構成了重大沖擊,其中尤以臺灣地區連續發生的全島性食品安全丑聞,最能說明問題。若機械對照上述傳統市場理論,中國內地接連出現地溝油丑聞似乎很正常,臺灣地區的法治水準、市場成熟程度、企業自律意識、食品安全監管體系和輿論監督等指標,應該都優于內地,因此,臺灣連續因劣質食用油導致“全島淪陷”,似乎讓人萬難理解。

臺灣食品安全治理有兩個缺陷:一是食品安全監管體系整體上雖優于內地,但政府的常態監管力度較弱,有的領域和環節甚至形同虛設;二是過分相信和依賴企業自律,這其實是很不靠譜的。迷信自律的邏輯與資本與生俱來的貪婪本性相悖,更與市場主體必須接受政府監管的現實邏輯相悖,否則,納稅人就無需花大價錢“聘請”政府代行食品安全監管責任。

中國內地食品安全監管也走過一段彎路。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以來,包括食品安全監管在內的各項市場監管,不同程度有過一段弱化“看得見的手”的時期,有的問題一度積累到十分嚴重的地步。臺灣“地溝油事件”對內地的最大警示是,既要按照現代社會治理的邏輯,進一步健全食品安全監管體系,更要始終把現有監管平臺、監管資源、監管法制、監管隊伍使用好,逐步建立起以政府強制監管為主導,社會參與和企業自律充分發力的食品安全長效機制。

結語:通過對上文的閱讀我們知道,臺灣“地溝油”事件的危害性跟涉及面是非常廣的,受到影響的企業不乏有一些知名老品牌,對于此類事件的曝光,不僅對臺灣食品行業構成了信譽危機,也同樣反映出了一些社會道德問題,希望廣大消費者都可以引起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