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健康

中風病人心率保持多少

中風是當前一種非常流行的病, 因為人們的飲食結構不健康, 飲食方法不科學合理, 所以才會引起中風疾病。 中風的人群年齡越來越趨於年輕化, 因為年輕人的飲食經常是大魚大肉, 很少人會喜歡吃蔬菜, 同時也不會有太多的運動, 所以才會導致中風的發生。 中風病人的心率和平常人的心率也是不相同的, 因為中風影響到了心率的變化。 那麼中風病人心率保持多少呢?

腦梗中風病人出院後, 往往還有後遺症, 沒有康復, 因此, 出院後不但要堅持吃藥, 還要堅持做康復鍛煉, 才能恢復身體運動功能正常。 想要恢復健康, 家屬及護理人員還應準確掌握中風病人應該注意的事項。

中風病人應該注意的事項

結合臨床醫護經驗, 中風病人應該注意的事項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保持足夠睡眠。 睡眠可使人體得到充分休息, 是防止發生疲勞、恢復體力的重要方法,

因此要按時睡、定時起, 保證8小時以上足夠的睡眠。

二、做到充分休息。 中風病人要保證充分的休息, 以解除身心的疲勞, 恢復體力以免中風復發。 切忌體力或腦力勞動的過度。

三、堅持適量運動。 “生命在於運動”, 運動有助於氣血流通、增強體質、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 運動形式有多種, 如氣功、太極拳、保健操等, 但其中最簡便易行的為散步。 一般每次15分種左右, 每日2-3次即可, 速度應緩慢, 以微微出汗, 心率每分鐘110次-120

次為度。 運動過程中, 如出現異常症狀, 如頭痛、頭暈、心慌、噁心、嘔吐等, 要立即停止運動。

四、增進精神調節。 中風偏癱患者常伴有精神情緒的改變, 諸如緊張、憂愁、焦慮、煩躁、易怒、易激動、恐懼等。 這些不良的情緒,

極易加重病情, 導致中風的再次復發。 因此, 培養樂觀愉快的情緒, 以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

防止中風復發的二級預防

腦中風的復發率很高, 尤其是首次中風後六個月內是中風復發危險性高的階段, 中風再復發後, 死亡率和致殘率要比第

一次更為嚴重, 其中有25%的比例因為復發而導致死亡, 所以已發生過腦中風的患者經治療好轉以後, 應及早通過二級預防防止中風再發。 專家指出, 中風的二級預防主要包括正確評估首次發病機制、控制危險因素、調整行為危險因素、干預血管危險因素等四方面內容。

正確評估首次發病機制

這對於積極有效地進行中風的二級預防至關重要, 只有明確瞭解患者第

一次中風的發病機制、發病類型和相關危險因素, 才能有針對性地採用合理有效的預防治療措施。

控制危險因素

無論是初發還是復發, 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房顫、甲亢等都是腦中風的高危因素, 如果能將這些危險因素有效穩定在理想範圍內, 就可以大大降低腦中風的復發率和致殘程度。

調整行為危險因素

比如改變不良生活習慣, 規律作息, 戒煙限酒, 保持情緒的穩定和愉悅等, 這都有助於防止腦中風的復發。

干預血管危險因素

可使用抗凝或抗血小板以及改善血脂的藥物, 如阿司匹林、他汀類藥物和中成藥通心絡膠囊進行血管干預。

專家指出, 有效的血管干預是預防中風復發的關鍵, 早期應用這些藥物能夠明顯降低中風再發的風險, 以上三藥合用堪稱防止腦中風復發的“金三角”方案。 其中, 通心絡膠囊不僅可以通過保護血管內皮、阻止斑塊形成、消融穩定已形成的斑塊、解除血管痙攣、保證腦部血液迴圈暢通來消除中風發病的誘因;還可以保護微血管, 延長腦部微血管內皮細胞在缺血、缺氧環境中的存活時間, 保證微血管的結構完整, 維持腦部正常的血流通路, 繼續為腦細胞輸送營養;而且可以促進缺血區域的血管新生, 為大腦建立新的血液通路, 恢復缺血區域的血液供應。 可以說, 通心絡膠囊對中風能防能治, 可實現“中風全面管理”,為中風高風險人群及中風患者的健康提供了有力保障。

可實現“中風全面管理”,為中風高風險人群及中風患者的健康提供了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