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水仙根的功效與作用

【出處】出自《綱目》。

【拼音名】Shuǐ Xiān Gēn

【英文名】Bulb of Chinese Narcissus

【別名】水仙球根、水仙頭

【來源】

藥材基源:為石蒜科植物水仙的鱗莖。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Narcissus tazetta L.var. chinensis Roem.

採收和儲藏:春、秋季採挖鱗莖, 洗去泥沙, 用開水燙後, 切片曬乾或鮮用。

【原形態】水仙, 多年生草本。 鱗莖卵球形。 葉基生, 直立而扁平, 寬線形, 長20-40cm, 寬8-15mm, 先端鈍, 全緣, 粉綠色。 花莖中空, 扁平, 幾與葉等長;傘房花序有花4-8朵, 花軸承平伸或下垂;總苞片佛焰苞狀, 膜質;花芳香;花梗突出包外;花被管細, 近三棱形, 長約2cm, 灰綠色;花被裂片6, 卵圓形至闊橢圓形, 先端具短尖頭, 擴展而外反, 白色, 副花冠淺杯狀, 淡黃色,

不皺縮, 短於花被;雄蕊6, 著生於花被管內, 花藥基著;子房3室, 每室有胚珠多數, 花柱細長, 柱頭3列。 蒴果室背開裂。 花期春季, 果期4-5月。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多栽培於花圃中或盆栽。

資源分佈:分佈江蘇、浙江、福建、廣東、四川、貴州等地。

【性狀】性狀鑒別 鱗莖類球形, 單一或數個伴生。 表面被1-2層棕褐色外皮, 除去後為白色肥厚的鱗葉, 層層包合, 割皮後遇水, 有粘液滲出。 鱗片內有數個葉芽和花芽。 鱗莖盤下有數10條細長圓柱形根。 氣微, 味微苦。

【化學成份】鱗莖含水仙葡配甘露聚糖(narcissus-T-glucomannan), 石蒜堿(lycorine), 多花水仙堿(tsazettine), 澱粉(starch), 鱗及蛋白質。

【藥理作用】

1.

2.2.1.對子宮的作用粗浸劑對豚鼠、兔與貓的離體及在體子宮都有強大的興奮作用, 小劑量引起緊張度增加, 大劑量可出現強直性收縮,

對離體豚鼠子宮作用更顯著, 對懷孕豚鼠有明顯的墜胎作用。

2.2.抗腫瘤作用:水仙總生物鹼20-30mg/kg腹腔注射對大鼠Jensen肉瘤、小鼠Crocker肉瘤及艾氏腹水癌均有明顯療效。

3.抗病毒作用水仙煎劑對小鼠淋巴細胞性脈絡叢腦膜炎(Lymphocyticchoriomeningitis)病毒感染有一定療效, 體外試驗亦有效。

【毒性】粗浸劑灌胃能使鴿嘔吐, 狗每天肌肉注射16mg/kg, 共10天, 第1、2天均有嘔吐, 以後即能耐受, 中間死亡1只, 另2只停藥後觀察1個多月未見異常, 中毒症狀為活動減少, 食欲及體重明顯下降, 1及4mg/kg者則無明顯表現。 用藥狗末梢血液中白細胞總數均有明顯增加, 且能維持較長時間, 而一般抗腫瘤藥多使白細胞數降低。 小鼠腹腔注射總生物鹼半數致死量為182mg/kg, 亞急性試驗(每天腹腔注射1次,

共10天), 大鼠為23mg/kg, 小鼠為59mg/kg。

【炮製】五月初收根, 以童尿浸一宿, 曬乾, 懸火暖處。

【性味】苦 微辛;寒;有毒

【歸經】心;肺經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散結消腫。 主癰疽腫毒;乳癰;瘰鬁;痄腮;錢骨梗喉

【用法用量】外用:搗敷或搗汁塗。

【注意】陰疽及癰瘡已潰禁用。 本品有毒, 不宜內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