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火鍋大排檔不宜常吃 易感染甲肝

甲肝是由甲肝病毒(HAV)引起的一種病毒性肝炎, 能通過各種污染物品(手、日常用品、衣物、被單等)以及水和食物傳播, 也可經蒼蠅攜帶而傳播。 是一種傳染性比較強的疾病。 在炎熱的夏季我們尤其一定要加以小心, 因為甲肝很容易橫行肆虐, 飲食大意很容易感染。 尋醫問藥小編提醒以下這些飲食習慣需要多多注意。

火鍋

很多人都喜歡吃火鍋和燒烤, 喜歡剛熟或半熟的海鮮鮮美的味道。 但需要注意的是, 大部分的甲肝是由於不小心吃到被甲肝病毒污染的水、生冷食物, 或沒有煮熟的海產而感染的。 甲型肝炎病毒的生存能力很強, 在60℃的水中, 可存活一小時, 即使經過十幾個小時也只有一部分被殺死, 如果人食用了這種半生不熟的食物或溫水就可能會感染。 而當水、食物被加熱到100℃時, 一分鐘就可以將甲型肝炎病毒全部殺死。 所以預防甲型肝炎其實很簡單,

只要不喝生水、不生吃海產類食物如蚌、蠔就可以。 吃火鍋時, 一定要將肉切薄、燙熟, 海鮮類更是要多煮片刻, 不能一變顏色就吃。 即使蔬菜類也不能大意, 要多沖洗幾次。

大排檔

大排檔的經濟實惠和地道的美味讓不少人流連忘返, 但常吃衛生條件沒有保障的大排檔卻極易惹甲肝上身。 如果大排檔的食物和餐具往往沒有經過嚴格清潔和消毒, 無法消滅甲肝病毒, 就是一個極大的致病源。 所以, 應儘量減少到大排檔就餐的幾率, 如果非要到大排檔就餐, 應選擇避免生食和涼拌菜。

生水

很多人在大量出汗後, 為了圖省事和涼快, 就隨便找生水解渴。 外出旅遊時飲用生水的幾率也較高。 但無論是自來水還是井水, 都應在燒開後再喝, 即使是桶裝飲用水, 也應謹防其水源或者中間環節受過污染。